[发明专利]一种改性氧化镁的制备及其在维生素C磷酸酯镁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8383.3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1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昊;王虎;杨春树;李顺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顺利生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9/655 | 分类号: | C07F9/655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337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维生素C磷酸酯镁 维生素C磷酸酯 改性氧化镁 氧化镁 制备 水解聚马来酸酐 无机物 磷酸酯化反应 生物制药技术 氧化镁表面 反应活性 环境安全 聚乙二醇 吸附作用 有机溶剂 原料合成 纯化剂 合金化 水溶剂 小分子 改性 吸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氧化镁的制备及其在维生素C磷酸酯镁中的应用,涉及生物制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磷酸酯化反应在水溶剂中进行,不采用有机溶剂,工艺简单,而且对环境安全,成品维生素C磷酸酯镁纯度高,稳定性好;氧化镁经过改性后,会在氧化镁表面形成合金化结构,进而能够提高氧化镁与维生素C磷酸酯的反应活性,加快反应速率;以聚乙二醇、水解聚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的纯化剂对小分子无机物、色素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能够吸附维生素C磷酸酯中的杂质,提高纯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氧化镁的制备及其在维生素C磷酸酯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维生素C磷酸酯镁是一种维生素C衍生物,其将2位羟基衍生为磷酸酯可提高维生素C的稳定性,所形成的衍生物被体内广泛存在的磷酸酯酶水解后能再生维生素C,因而已成为饲料添加剂、食品强化剂和高级化妆品增白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有价值的精细化学品。
至今为止,维生素C磷酸酯化主要有二个方法:一是三氯氧磷的磷酸化(如欧洲公开专利388869和582924,美国专利4179445,日本公开特许昭60-69079等描述的),以维生素C为原料,在酯化前将5位和6位碳上的羟基保护起来,即维生素C先与丙酮进行缩酮反应生成5,6-氧一异亚丙基一L一抗坏血酸(5,6-0一isopropylidene-L-ascorbic acid),再用吡啶溶液溶解,KOH调整PH值,滴加三氯氧磷反应,蒸去吡啶后多次除盐,浓缩,再进行阳离子树脂交换,收集洗脱液,加MgO反应,最后低碳醇晶析过滤干燥完成。其产物主要是L-抗坏血酸-2-单磷酸酯,副产物主要为L-抗坏血酸-3-磷酸酯及2-焦磷酸酯和二(抗坏血酸)-2,2’-二磷酸酯。反应产物需要繁杂过程的进行提纯,也不能用简单方法进行干燥所有的反应混合物。第二种方法是采用磷酸盐进行磷酸化,如美国专利4647672和5110950的方法,得到的主要产物是L-抗坏血酸-2-聚磷酸酯,如采用三偏磷酸钠时,产物为L-抗坏血酸-2-三磷酸酯,但也含有一定比例的L-抗坏血酸-2-单磷酸酯。前者可以通过过量的碱降解为单磷酸酯,其比率取决于起始原料的化学计量比和具体的反应条件。从混合物中提纯L-抗坏血酸-2-单磷酸酯也不是简单可以做到,产品中的无机盐残留常很高。虽然该方法合成路线短,但副产物多,产品分离提纯困难,产品总收率低。传统的维生素C磷酸酯镁的合成工艺复杂、杂质较多,且使用丙酮等有机溶液对环境造成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性氧化镁的制备及其在维生素C磷酸酯镁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氧化镁的改性制备方法为:将氧化镁加入到无水乙醇中,40℃超声分散搅拌10min,然后加入纳米Ni(OH)2、硅烷偶联剂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温搅拌30-50min,降温至50℃加入二氧化硅粉体,继续保温搅拌1-2h,趁热过滤,滤饼用无水乙醇洗去杂质,50℃真空干燥至恒重即可。
所述氧化镁、二氧化硅粉体、Ni(OH)2、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2:0.1-0.3:0.1-0.2:0.05-0.08。
优选的,二氧化硅粉体的浓度为1-8g/L,粒径为70-120nm。
氧化镁经过二氧化硅粉体、Ni(OH)2、硅烷偶联剂的改性后,会在氧化镁表面形成合金化结构,进而能够提高氧化镁与L-抗坏血酸的反应活性,加快反应速率;
改性氧化镁在维生素C磷酸酯镁制备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维生素C、无水氯化钙、去离子水按照1∶(0.08-0.4)∶(1-5)的质量比加入温度为-10-20℃的反应釜中,搅拌2-3小时,再滴加浓度30-7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为5-10.5,再加入1-2.5倍维生素C用量的三偏磷酸钠,保持温度在25-45℃,反应2-6小时,过滤得到固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顺利生物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顺利生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83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