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装配式墙体的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5208.9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6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兆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兆弟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B28B7/02;B28B7/3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8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装配式 墙体 模具 | ||
一种用于装配式墙体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模板(1),具有与墙体形状相适配的内侧壁(10);位于外模板(1)内侧的内模板(2),内模板(2)具有与外模板的内侧壁(10)相适配的外侧壁(20),内模板的外侧壁(20)与外模板的内侧壁(10)之间形成有用于成型墙体的模腔(X);且内模板(2)的上端与外模板(1)连接且能相对外模板(1)活动,而改变内模板(2)与外模板(1)之间的模腔(X)的厚度;还包括有设置在内模板(2)侧面和外模板(2)侧面的侧模板(3),以及与内模板(2)相连的第一驱动机构(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在一个模具上同时成型外墙和内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用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墙体的模具。
背景技术
装配式墙体由外而内依次包括外墙、保温墙和内墙,现有的墙体模具多只能成型一种规格的墙板,因此,外墙和内墙需要通过两幅模具成型,过程繁琐,不便于实施。
如申请号为CN201810578867.3的发明专利申请《一种装配式保温装饰现浇混凝土墙体模板系统》(申请公布号为CN108582429A)公开的墙体模板系统包括由C型钢构成的C型钢桁架,安装在C型钢桁架外侧的混凝土保护层垫块、保温层和防护面层,C型钢内侧立边上有打孔,在所述打孔位置的C型钢的两翼之间设置加强固定拉片,在所述打孔中安装拉铆螺母,螺杆的一端旋入拉铆螺母中,内侧混凝土保护层垫圈套在螺杆上,内侧模板上开有与所述打孔相对应的通孔,螺杆穿入所述通孔中,螺杆的另一端通过水平钢管及内侧模板锁定组件将内侧模板固定在C型钢桁架内侧。该模板结构能使成品墙体的内墙质量更加稳定,保证装配式墙体模板的质量。
又如申请号为CN201510347149.1的发明专利申请《一种用于3D打印建筑墙体的模具》(申请公布号为CN106313284A)公开的模具包括定模板、动模板;所述定模板包括机架、封闭用侧板,所述机架由底座、模板支承架、支架、前模仁组成,所述动模板包括机架、驱动装置、轨道,所述机架由底座、模板支承架、支架、后模仁组成,动模板底座的滑移槽搁置在轨道上,所述驱动装置由电机减速箱、齿轮、齿条组成,齿轮安装在电机减速箱的输出轴上,齿轮与安装在轨道下方的齿条相啮合,动模板的后模仁与定模板的前模仁及两侧的封闭用侧板构成打印墙体的空间。通过更换备有不同纹理的前后模仁,可打印出具有不同装饰面、不同厚度及形状的墙体,减少了施工构件、减化了施工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省时、省料、省劳力节约了建筑成本。
上述现有技术的模具均只能单独成型一种厚度规格的墙体,且内墙或外墙需要通过两副模具成型,然后将成型后的内墙与外墙连接后方可使用,费时费力,导致墙体成型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在一副模具上成型多种厚度规格的墙体的用于装配式墙体的模具,以提高效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在同一副模具上同时成型外墙和内墙的用于装配式墙体的模具,以提高效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厚度规格的内墙和外墙的用于装配式墙体的模具。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装配式墙体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模板,具有与墙体形状相适配的内侧壁;
内模板,位于外模板的内侧,具有与外模板的内侧壁相适配的外侧壁,内模板的外侧壁与外模板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用于成型墙体的模腔;且内模板的上端与外模板连接且能相对外模板活动,而改变内模板与外模板之间的模腔的厚度,以成型多种厚度规格的墙体;且所述内模板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外模板的横截面积;
侧模板,设置在内模板的侧面和外模板的侧面,用于封闭所述模腔;
第一驱动机构,与内模板相连,用于驱动内模板相对外模板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兆弟,未经周兆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52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