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在门外通过智能门锁操控智能电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1430.1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1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胡学武;赵金栋;林小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E05B65/00;E05B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赵蕊红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电灯 门锁本体 按键装置 智能门锁 开孔式 门外 网关 信号连接 正前方 操控 触发 门内 面板开孔 电连接 装配 | ||
一种能在门外通过智能门锁操控智能电灯的方法,用户在门外操作智能门锁,开启或者关闭离家模式;当开启离家模式时,触发门内的智能电灯关闭工作;当关闭离家模式时,触发门内的智能电灯开启工作。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有门锁本体、用于开启或关闭离家模式的非开孔式按键装置、网关和智能电灯,非开孔式按键装置与门锁本体电连接,网关与门锁本体信号连接,网关与智能电灯信号连接,非开孔式按键装置装配于门锁本体的正前方。用户出门先把门关上后,再通过门锁本体正前方的非开孔式按键装置开启或关闭离家模式,从而达到智能电灯的关闭或者开启,而无需用户直接去操作智能电灯。该智能门锁能够减少在面板开孔并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门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在门外通过智能门锁操控智能电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智能门锁中的大部分门锁只能做到进门场景互联。少部分的智能门锁的背后设置有实体按键,用户要先在智能门锁背后按下实体按键启动离家模式后,再关门外出,但这样的操作起来不方便。同时具有实体按键要在面板上增加开孔,造成面板整体不够简洁,也会增加清洁难度。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在门外通过智能门锁操控智能电灯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在门外通过智能门锁操控智能电灯的方法。该能在门外通过智能门锁操控智能电灯的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提供一种能在门外通过智能门锁操控智能电灯的方法,用户在门外操作智能门锁,开启或者关闭离家模式。
当开启离家模式时,触发门内的智能电灯关闭工作。
当关闭离家模式时,触发门内的智能电灯开启工作。
本发明的能在门外通过智能门锁操控智能电灯的方法,包括有门锁本体、用于开启或关闭离家模式的非开孔式按键装置、网关和智能电灯,非开孔式按键装置与门锁本体电连接,网关与门锁本体信号连接,网关与智能电灯信号连接,非开孔式按键装置装配于门锁本体的正前方。
用户触动非开孔式按键装置,非开孔式按键装置得到离家模式启动或关闭信号并发送至门锁本体,门锁本体接收离家模式启动或关闭信号通过网关发送至智能电灯,智能电灯接收离家模式启动或关闭信号并进行对应的关闭或开启操作。
优选的,上述门锁本体设置有控制装置和信号收发装置,控制装置和信号收发装置分别与非开孔式按键装置电连接。
用户触动非开孔式按键装置,非开孔式按键装置得到离家模式启动或关闭信号并发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接收离家模式启动或关闭信号并发送至信号收发装置,信号收发装置接收离家模式启动或关闭信号并通过网关发送至智能电灯,智能电灯接收离家模式启动或关闭信号并进行对应的关闭或开启操作。
优选的,上述非开孔式按键装置为虚拟按键装置、薄膜片式按键装置或者触控式按键装置。
优选的,上述门锁本体还设置有提示装置,提示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用户触动非开孔式按键装置,非开孔式按键装置得到离家模式启动或关闭信号并发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接收离家模式启动或关闭信号并分别发送至信号收发装置和提示装置,提示装置接收离家模式启动或关闭信号并发出提示信号,信号收发装置接收离家模式启动或关闭信号并通过网关发送至智能电灯,智能电灯接收离家模式启动或关闭信号并进行对应的关闭或开启操作。
优选的,上述提示信号为声音提示。
进一步优选的,上述声音提示为连续两声响声。
另一优选的,上述提示信号为灯光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未经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14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