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钝顶螺旋藻β-胡萝卜素和玉米黄质积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1035.3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7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任迪峰;安君;冯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38;C12P23/00;C12P5/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胡萝卜素 玉米黄质 钝顶螺旋藻 基础培养基 氮掺杂 积累 氮源 减量 培养基 螺旋藻 光照 接种 全程 | ||
1.一种提高钝顶螺旋藻β-胡萝卜素和玉米黄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培养至指数生长期的螺旋藻细胞转入添加氮掺杂碳点的培养基中,调整初始接种密度至OD560为0.2~0.4;温度26~30℃,pH值8~10,培养液受光面光照强度1500~4500Lux,培养至稳定期收获藻细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钝顶螺旋藻β-胡萝卜素和玉米黄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基中氮掺杂碳点的添加浓度为5~40mg/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钝顶螺旋藻β-胡萝卜素和玉米黄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基中氮源的浓度为1.25-2.5g/L。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提高钝顶螺旋藻β-胡萝卜素和玉米黄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藻种的培养
钝顶螺旋藻细胞在基础培养基中培养至指数生长期;
2)钝顶螺旋藻细胞β-胡萝卜素和玉米黄质的积累
将培养至指数生长期的螺旋藻细胞作为藻种,将藻种液经离心或过滤洗涤后得到藻泥,接入新鲜添加氮掺杂碳点氮源减量的基础培养基中,并调整初始接种密度至OD560为0.2~0.4;温度26~30℃,pH值8~10,人工光暗比12h:12h光照,培养液受光面光照强度1500~4500Lux,培养9~12天至稳定期收获藻细胞;
3)培养至稳定期收获藻细胞后,提取β-胡萝卜素和玉米黄质;
所述氮掺杂碳点的添加浓度为5~40mg/L;
所述氮源的浓度为1.25-2.5g/L。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础培养基组成如下:碳酸氢钠13.6~16.8g/L,碳酸钠2.4~4.03g/L,磷酸氢二钾0.5-1.0g/L,硝酸钠2.5-5.0g/L,硫酸钾1.0g/L,氯化钠1.0g/L,七水和硫酸镁0.2g/L,二水和氯化钙0.04g/L,七水合硫酸亚铁0.01~0.20g/L,A5组分1mL/L,其余为水,pH值8~10,;
其中A5组分配方如下:硼酸2.86g/L,四水氯化锰1.86g/L,七水硫酸锌0.22g/L,二水钼酸钠0.39g/L,五水硫酸铜0.08g/L,四水硝酸钴0.05g/L,其余为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藻种液经新鲜添加氮掺杂碳点氮源减量的基础培养基直接稀释至初始接种密度OD560为0.2~0.4。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掺杂碳点采用水溶性牛血清白蛋白水热法的合成,包括如下步骤:
将牛血清白蛋白在超纯水中按1.0-1.5:100-200溶解后,于180-200℃加热6-8h进行碳化,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高速离心去除碳化物炉渣,将获得的包含N@CDs淡黄色液体通过微滤膜进行过滤去除大颗粒,并用500Da的透析膜透析,最终进行冻干备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掺杂碳点采用水溶性牛血清白蛋白水热法的合成,包括如下步骤:
N@CDs的制备方法如下:将0.1g BSA放入20mL超纯水中,在室温的条件下超声溶解15min来制备BSA水溶性均质液;而后将水溶液转移至25ml的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高压釜中,并在干燥热风烤箱中195℃加热6h来促进BSA的碳化;反应结束后,降温至室温;通过10000rpm,15min离心的方法去除最终产品溶液中的碳化物炉渣;将最终得到的包含N@CDs淡黄色液体通过0.2微米滤膜进行过滤去除大颗粒,并用500Da的透析膜透析24h,最终进行冻干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10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