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热式有机液体脱氢供氢系统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7746.3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0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港;吴飞;程臣;彭恩高;曾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54 | 分类号: | C01B3/54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刘念涛;宋国荣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液体 脱氢 系统 及其 应用 | ||
1.一种自热式有机液体脱氢供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氢氧催化燃烧器(C101)、连接催化燃烧器(C101)氢气入口的氢气缓冲罐(T106)、连接催化燃烧器(C101)氧气入口的氧气瓶(T101)和空气预热器(n101)、以及连接催化燃烧器(C101)尾气出口的脱氢反应器(R101),脱氢反应器(R101)的尾气出口与空气预热器(n101)连接;
所述的催化燃烧器(C101)由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预混合室、布料器和催化燃烧室组成,所述的催化燃烧室为催化板卷成的蜂窝结构,催化板以铝箔为基底,γ-Al2O3为中间载体,铂为活性成分;氢气缓冲罐(T106)提供的氢气与空气预热器(n101)输送的空气通过各自流道进入预混合室,经过布料器后流入催化燃烧室燃烧,尾气进入脱氢反应器(R101)供热;
所述的空气预热器(n101)上连接有冷凝器(H102),冷凝器(H102)上连接有空气缓冲罐(T102),空气缓冲罐(T102)通过离心风机(P101)连接空气预热器(n101),尾气离开脱氢反应器(R101)后再流经冷凝器(H102),冷凝水外排,尾气经空气预热器(n101)预热、通过氧气瓶(T101)补充氧气后再次进入催化燃烧器(C101)循环使用;
所述的脱氢反应器(R101)为列管式反应器,管程内填充粒径为1~3mm的Raney-Ni催化剂,脱氢时有机液体流经催化剂;
脱氢反应器(R101)上连接有原料预热器(H103),原料预热器(H103)通过原料泵(P102)连接有盛装有机液体的原料罐(T103),原料预热器(H103)通过气液分离器(T105)与氢气缓冲罐(T106)连接,气液分离器(T105)连接有载体罐(T104),原料泵(P102)提供的有机液体原料经原料预热器(H103)预热后进入脱氢反应器(R101)管程进行脱氢反应,产生的氢气与有机液体的混合物用于原料预热,混合物降温后进入气液分离器(T105),经过分离脱氢后的有机液体进入载体罐(T104)循环使用,而氢气进入氢气缓冲罐(T106),一部分供应用氢单元使用,一部分系统内部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热式有机液体脱氢供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为316L不锈钢,所述蜂窝的孔径0.2~1mm,孔隙率在70%~90%,所述的活性成分采用铂单质,质量分数为γ-Al2O3的0.5~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热式有机液体脱氢供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氢反应器(R101)为316L材质,其列管内径为催化剂粒径的8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热式有机液体脱氢供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预热器(n101)和原料预热器(H103)为板翅式换热器,铝制、钎焊焊接,分别为空气和有机液体原料预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热式有机液体脱氢供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液分离器(T105)为立式丝网分离器;所述的冷凝器(H102)为铝制、钎焊的板翅式换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热式有机液体脱氢供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缓冲罐(T102)和氢气缓冲罐(T106)为316L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热式有机液体脱氢供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液体为不饱和芳香烃或杂环类化合物。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热式有机液体脱氢供氢系统用于有机液体脱氢,为燃料电池供氢,其特征在于:采用氧气、有机液体和脱氢供氢系统内的氢气产物作为原料,对系统进行冷启动,使氢气与氧气按下式发生催化燃烧反应
;
所述的氢气占氢空混合气体积10%以下,空速10000~20000h-1,控制燃烧尾气的温度为280~5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未经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77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站用加氢及储氢辅助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短流程变压吸附制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