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83979.6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8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富阳新远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7/08 | 分类号: | F16F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泓呈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50 | 代理人: | 张婵婵 |
地址: | 3114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减震器 | ||
本发明属于减震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它包括底板、安装壳、触发板、减震弹簧、驱动机构、驱动齿条,人们使用本发明设计的减震器时,在震动过程中,当触发板向下移动时,触发板会带动驱动齿条向下移动;驱动齿条向下移动使得通过驱动齿条传递到摩擦方形板上的压力达到一个稳定状态;即摩擦方形板对对应的第一齿条的摩擦力达到一个稳定状态;同时驱动齿条向下移动另一方面就会带动对应的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就会带动对应的第一齿条移动;第一齿条在移动过程中与对应的摩擦方形板发生摩擦;通过该摩擦力可以降低第一齿条的移动速度;即通过该摩擦力可以达到减震的效果。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2月5号;申请号 为201810111091.4的一种基于可变摩擦力的汽车减震器的分案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减震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减震系统是由弹簧和减震器共同组成的。减震器并不是用来支持车身的重量,而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和吸收路面冲击的能量。弹簧起缓和冲击的作用,将大能量一次冲击变为小能量多次冲击,而减震器就是逐步将小能量多次冲击减少。如果你开过减振器已坏掉的车,你就可以体会汽车通过每一坑洞、起伏后余波荡漾的弹跳,而减振器正是用来抑制这种弹跳的。没有减振器将无法控制弹簧的反弹,汽车遇到崎岖的路面时将会产生严重的弹跳,过弯时也会因为弹簧上下的震荡而造成轮胎抓地力和循迹性的丧失。而普通的减震器不可能一次性将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和吸收路面的冲击全部吸收;所以设计一种具有较好吸震效果的减震器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发明设计一种汽车减震器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减震器,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汽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安装壳、触发板、减震弹簧、驱动机构、驱动齿条、导向弧形槽、方形导向孔,其中安装壳的一端开有一个与安装壳内侧相通的方形导向孔;安装壳的外圆面上对称地开有两个导向弧形槽;安装壳安装在底板上侧;驱动齿条通过安装壳上方形导向孔安装在安装壳上;触发板安装在驱动齿条上侧;两个减震弹簧对称地安装在触发板与底板之间;驱动机构安装在触发板与底板之间。
上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第一齿轮、第一转轴、方形块、导向方槽、导向方形槽、第二转轴、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三转轴、第三支撑、第四转轴、第四齿轮、涡卷弹簧、弹簧固定支撑、第四支撑、第五支撑、第六支撑、压缩弹簧、伸缩杆、触发压板、凸轮、单向环、第五转轴、触发限制机构、摩擦方形板,其中第一转轴安装在安装壳内圆面上;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一转轴上;第一齿轮通过其一端外圆面上的齿牙与驱动齿条下端的齿牙啮合;第一齿条通过两个导向弧形槽安装在安装壳上;第一齿条的两端均穿过两个导向弧形槽位于安装壳的外侧;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另一端外圆面上的齿牙啮合。
方形块的一端开有导向方槽;导向方槽的两侧面对称地开有两个导向方形槽;方形块安装在底板的上侧;第一齿条与方形块上的导向方形槽配合。
摩擦方形板安装在方形块上的导向方槽内;摩擦方形板与第一齿条配合;两个伸缩杆对称地安装在摩擦方形板的上侧且位于方形块上的导向方槽内;触发压板安装在两个伸缩杆的上侧;触发压板与摩擦方形板之间安装有两个压缩弹簧;两个压缩弹簧分别嵌套于两个伸缩杆的外侧;触发压板与导向方槽配合。
第五转轴的一端通过第六支撑安装在方形块的上侧;两个凸轮分别通过两个单向环安装在第五转轴上;两个凸轮上分别安装有一个涡卷弹簧;涡卷弹簧的內端安装在对应的凸轮上;涡卷弹簧的外端通过弹簧固定支撑固定安装在方形块的上侧;两个凸轮分别与触发压板配合;触发限制机构通过第四支撑安装在方形块的上侧;触发限制机构的一侧与第五转轴连接;第二转轴的一端具有锥齿;第二转轴通过第五支撑安装在方形块的上侧;第二转轴未具有锥齿的一端与触发限制机构的另一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富阳新远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富阳新远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39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嵌式永磁阵列轴向电涡流阻尼器
- 下一篇:一种复合式宽频减振降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