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纳米Y2O3颗粒改善ZL205A合金热裂倾向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1762.1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4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波;李东;张潇;万雄斌;冯佰刚;张全鑫;任军强;陈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10 | 分类号: | C22C1/10;C22C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创非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高志永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合金熔体 热裂 坩埚 倾向性 加热 熔化 发明制备工艺 半固态合金 表面残留 热裂倾向 室温环境 铸造过程 成品率 电阻炉 铝合金 熔融态 外加法 预热 烘干 熔体 制备 保温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Y2O3颗粒改善ZL205A合金热裂倾向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ZL205A铝合金置于坩埚中,加热至720~750℃熔化后,置于室温环境下,不断搅拌,当合金熔体成熔融态时,利用外加法向熔体中加入纳米Y2O3颗粒,搅拌均匀,将装有半固态合金的坩埚置于750℃电阻炉中加热并搅拌30 min后,将表面残留渣扒除干净,再将加入颗粒的合金熔体在750℃保温30 min并搅拌,在温度为730℃时浇注入已在烘干箱内250℃恒温预热两个小时的CRC模具中,即得。本发明制备工艺要求简单、制备效率高、成本低,能够显著降低ZL205A合金在铸造过程中的热裂倾向,从而提高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纳米颗粒改善ZL205A合金热裂倾向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航天、航空工业领域的发展,人们对航天航空所用铝合金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更高强度的铝合金材料受到了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而Al-Cu合金系中的ZL205A合金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高强度铸造铝合金代表,也是目前世界工业生产中强度较高的铸造铝合金之一,有较多优点并且广泛应于大型军工装备、汽车工业、工程机械、民用设备、医疗器械等行业。但由于Al-Cu系合金结晶温度范围较宽使其有热裂、缩松、偏析等铸造缺陷,从而导致产品成品率低,不利于当前铸造铝铜合金的应用和推广。
纳米颗粒是一种化学方法制造的、大小不超过200纳米的微型颗粒。向合金中加入纳米颗粒,从而成功制备出含有少量纳米颗粒的铸造Al-Cu合金材料,该材料有较高的强度,同时还保持着良好的韧塑性,能明显改善合金的抗疲劳性能和使用性能,还可极大提高塑性加工成形性。同时,纳米颗粒的添加使的铝合材料晶粒减小,组织较均匀,能提高其力学性能。
经对现有相关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CN104593628A公开的方法通过原位自生控制技术制备了含有微纳TiB2 颗粒的低热裂倾向性ZL205A 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对降低热裂倾向性趋势有限,其制备原料为氟硼酸钾( KBF4)和氟钛酸钾( K2TiF6),操作比较繁琐,温度要求较高,其化学反应过程产生的气体对人体及大气环境都有污染,化学试剂成本较高,且加入量较大。同时目前纳米Y2O3颗粒对ZL205A合金的性能及显微组织影响还未见报道,当然对其热裂倾向性也未见有研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纳米颗粒改善ZL205A合金热裂倾向性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制备效率高,能极大的改善ZL205A合金的热裂倾向性,易于实现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纳米颗粒改善ZL205A合金热烈倾向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ZL205A铝合金置于坩埚中,加热至720~750℃熔化,得合金熔体;
S2、将合金熔体置于室温环境下,不断搅拌,当合金熔体成熔融态时,按照配比用外加法手段将纳米Y2O3颗粒分多次加入熔融态液体中,搅拌均匀,将装有半固态合金的坩埚重新置于750℃电阻炉中加热并搅拌30 min,使半固态合金完全熔化后,将表面残留渣扒除干净,再将加入颗粒的合金熔体在750℃保温30 min并搅拌,在温度为730℃时浇注入已在烘干箱内250℃恒温预热两个小时的CRC模具中,即可到含有纳米Y2O3颗粒的ZL205A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17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