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肋片地埋换热管式空调制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7904.7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1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邹同华;郑佳;邹国文;刘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商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F24F11/89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韩新城 |
地址: | 30013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管 地埋 四通换向阀 压缩机 加肋 空调制冷系统 气液分离器 压缩机组 油分离器 蒸发器 片式 管路连接蒸发器 回液集管 模式切换 温度降低 运行工况 制冷条件 制冷效果 主排气管 热效率 冷凝 储液器 单向阀 肋片式 吸气口 排气 气油 制热 蒸发 地下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加肋片地埋换热管式空调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组、埋置于地下的加肋片式地埋换热管及蒸发器;压缩机组包括压缩机、对压缩机的排气气油分离的油分离器、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的气液分离器;压缩机经油分离器与四通换向阀连接,四通换向阀与加肋片式地埋换热管的主排气管连接,肋片式地埋换热管的回液集管经连接储液器的单向阀形成的模式切换管路连接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与四通换向阀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与气液分离器连接。本发明可使系统在制冷条件下冷凝温度降低,提高制冷效果,而在制热条件下提高蒸发温度,提高制热效率,同时该系统在两种条件下运行工况都比较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埋管式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利用地下恒温热源来实现制冷、供热的两用的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越来越进步,其各种相应的技术水平也都均有所提高,对于制冷系统而言也不例外,各种制冷剂的不断替代,制冷系统各部件的不断优化改进。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故此产生一些对制冷系统方面的改进方案。
家用制冷空调在制冷和制热模式中普遍应用风冷模式,风冷系统受环境因素影响比较大,环境因素将影响制冷系统的运行效率,直接导致的是用户的耗电量、经济性问题,所以提高制冷系统的效率是研究制冷系统的直接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制冷空调系统运行工况不稳定以及运行效率低等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加肋片地埋换热管式空调制冷系统,其可以使系统在制冷条件下冷凝温度降低,提高制冷效果,而在制热条件下提高蒸发温度,提高制热效率,同时该系统在两种条件下运行工况都比较稳定,对系统的使用寿命也有一定的保证。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加肋片地埋换热管式空调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组、埋置于地下的加肋片式地埋换热管及蒸发器;所述压缩机组包括压缩机、对压缩机的排气进行气油分离的油分离器、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的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经油分离器与四通换向阀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与加肋片式地埋换热管的主排气管连接,所述肋片式地埋换热管的回液集管经由单向阀形成的模式切换管路连接蒸发器,所述储液器的进出口分别与模式切换管路连接,所述储液器的出口有节流阀,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四通换向阀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与气液分离器连接。
所述加肋片式地埋换热管包括散热主管道以及呈环状均匀间隔安装在所述散热主管道外壁上的多个热媒支管,多个热媒支管分别对应的布置在多个均匀布置在散热主管道外壁上的散热肋片与散热主管道连接处,所述热媒支管的一端连接分气包,所述分气包连接设在进气口的主排气管,所述热媒支管另一端连接设在回液口的集液管,所述集液管通过回油弯连接回液集管,所述散热主管道上设有冷媒供液管和冷媒回液管。
所述加肋片式地埋换热管水平横向埋置地下,其放置的进气口与回液口存在预定高度差,即加肋片式地埋换热管与水平面之间存在一向上倾斜角。
所述模式切换管路为环形管路,所述环形管路上安装有四个单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加肋片地埋换热管式空调制冷系统,在制冷模式下将冷凝热排放至土壤中,土壤就是一个恒温环境,降低了制冷系统的冷凝温度,提高了制冷效率,同时冷凝温度比较温度,对系统运行而言也是有非常大的益处,即系统运行稳定,故障率低,系统的使用寿命也更长久,这也将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率。
2、本发明加肋片地埋换热管式空调制冷系统,在制热模式下将从土壤中恒温吸热,提高了蒸发温度,同样提高了制冷系统的运行效率,因为是恒温吸热,系统运行稳定,故障率低,系统使用寿命也有保证,同样也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率。
3、本发明加肋片式地埋换热管,使用的是不锈钢管埋置地下,使用耐压有保证,使用寿命比较长。
4、本发明加肋片式地埋换热管,其地下换热部分均属于自然换热形式不涉及动力设备,不耗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商业大学,未经天津商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79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