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羟基-4-甲氧基-5-磺酸二苯甲酮在制备治疗/预防高尿酸相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7611.9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6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雍天乔;梁丹灵;谢意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185 | 分类号: | A61K31/185;A61P19/06;A61P13/12;A61P9/12;A61P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36 | 代理人: | 张钇斌 |
地址: | 510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羟基 甲氧基 磺酸二苯甲酮 制备 治疗 预防 尿酸 相关 疾病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苯甲酮类在治疗/预防高尿酸相关疾病中的应用,尤其涉及一种2‑羟基‑4‑甲氧基‑5‑磺酸二苯甲酮在制备治疗/预防高尿酸相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能缓解高尿酸血症,为改善目前高尿酸血症药物副作用大的现象提供了新的方向,为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在降尿酸、改善痛风病症的药物、保健品或辅助药物中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苯甲酮类在治疗/预防高尿酸相关疾病中的应用,尤其涉及一种2-羟基 -4-甲氧基-5-磺酸二苯甲酮在制备治疗/预防高尿酸相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具有独特和典型的光化学特性,是紫外线滤光片中最重要的化合物,由于其对紫外线有很强的吸收作用,其最初在化妆品、塑料、包装和薄膜等防晒剂配方中也占有主导地位,还可用作于DNA光敏剂和光催化剂。
二苯甲酮类化合物除了可以避免人体受到紫外线照射以外,其还通常被认为是内分泌干预物质。此外,天然产物和合成产物中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例如具有抗炎、抗菌、抗血管生成和细胞毒性等作用。有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对LAN-1和DLA细胞具有抗增殖活性以及HeLa、eHep-2、PC-3和U251癌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
其中,2-羟基-4-甲氧基-5-磺酸二苯甲酮应用广泛,主要在化妆品、防晒霜中发挥紫外线吸收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2-羟基-4-甲氧基-5-磺酸二苯甲酮在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达到上述目的:
2-羟基-4-甲氧基-5-磺酸二苯甲酮在治疗/预防高尿酸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2-羟基-4-甲氧基-5-磺酸二苯甲酮在制备治疗/预防高尿酸相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应用不仅包括显著的降尿酸效果,还包括低毒性或无毒性(包括肾功能毒性等)。
一种降低高尿酸相关疾病的药物,包括2-羟基-4-甲氧基-5-磺酸二苯甲酮及辅料。
高尿酸相关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肾炎、高尿酸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心脏病、痛风肾结石、痛风。
优选的,所述辅料包括可药用的载体。
发明人发现,由羟基和噻唑烷酮基团取代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黄嘌呤氧化酶 (XOD)抑制活性,可作为潜在的抗高尿酸血症药物,特别是2-羟基-4-甲氧基-5-磺酸二苯甲酮,具有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优选的,所述2-羟基-4-甲氧基-5-磺酸二苯甲酮的浓度为20mg/kg-200mg/kg,在此浓度范围内,既可以发挥显著的降尿酸效果,又不具有毒性。
发明人采用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进行小鼠体内降尿酸试验,结果表明用2- 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连续灌胃7天,可将高尿酸小鼠的血液尿酸浓度降低到低于正常小鼠尿酸水平。
相较于其他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的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不仅仅表现在极低浓度下就能表现出于化学试剂(例如别嘌呤醇、苯溴马隆)相当的降尿酸效果,而且在稍微提高浓度(40、80mg/kg)的情况下就具有显著优于化学试剂(例如别嘌呤醇、苯溴马隆)的效果,进一步地,还表现在其不具有化学试剂的毒性,例如肾功能毒性及其他毒性(采用内脏器官重量变化衡量)。
发明人认为,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可能基于其通过HMS调节肾转运蛋白 OAT1,GLUT9和URAT1和胃肠道CNT2以及HMS调节肾转运蛋白OAT1和GLUT9胃肠道CNT2所介导的作用而使得其具有突出的降尿酸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76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