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字水印二维码的一物一码商品防伪与溯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7330.3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4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华建和;李鹏程;杨季春;徐波;刘安立;范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宇飞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7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维码 溯源 数字水印 查验 商品防伪 溯源系统 数字水印信息 产品编码 防伪标签 应用程序 手机端 小程序 防伪 消费者购买商品 二维码技术 计算机生成 双重效果 信息真伪 有效防伪 防篡改 服务端 识读 分辨 隐蔽 通用 跟踪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数字水印二维码的一物一码商品防伪与溯源系统,包括基于数字水印二维码和溯源查验微信小程序、基于数字水印二维码和溯源查验微信公众号、基于数字水印二维码和手机端溯源查验应用程序的一物一码商品防伪与溯源系统。针对通用二维码技术不能分辨信息真伪防伪的难题,在服务端计算机生成标准二维码基础上,将一物一码的产品编码作为数字水印信息隐蔽到二维码中生成防伪标签;消费者购买商品后,使用溯源查验微信小程序或溯源查验微信公众号或手机端溯源查验应用程序对防伪标签上二维码进行数字水印识读,根据有无数字水印信息(产品编码)进行溯源查验,提高二维码的防伪溯源能力,实现了有效防伪造防篡改和精确跟踪的双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字水印、商品防伪与溯源领域。具体涉及在计算机系统生成的二维码中嵌入数字水印,通过溯源查验微信小程序或溯源查验微信公众号或手机端溯源查验应用程序,检测二维码中数字水印的存在和内容,实现商品的可靠防伪与溯源。
背景技术
二维码是将特定的几个图形,按一定规律布置在二维平面上而生成的一种记录有数据符号信息的黑白相间的几何图形。在其代码设计的编写是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原理,使用多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的数值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化处理。常见的二维码包括QRCode、PDF417、Data Matrix等。
现有防伪溯源二维码,通常是将产品的基本信息编码在二维码中,供用户扫描识别使用。造假者只要使用通用的二维码编码器,就可以伪造出让用户无法分辨真假的二维码。因此,单纯的二维码技术是不能防伪的。
数字水印技术是一种信息隐藏技术,是将一些数字水印信息嵌入到数字载体中,不影响原载体的使用价值,不容易被探知和再次修改,可以被生产方识别和辨认的技术。通过这些隐藏在载体中的水印信息,可以达到确认内容的创建者、购买者、传送隐秘信息或者判断载体是否被篡改等目的。
微信小程序或微信公众号是一种基于微信获取服务的方式,不需要用户下载即可使用,用完即走,不用关心是否安装太多应用的问题。根据《2018年微信数据报告》,微信已实现了对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大面积覆盖,截至2018年9月,微信月活跃账户数达10.82亿,可推断具有商品查验需求的用户群体基本都已安装微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通用二维码技术不能分辨信息真伪、无法可靠防伪溯源的难题,为用户提供一种在二维码中嵌入一物一码数字水印,通过该数字水印难以被破解识别的隐蔽性来提高二维码防伪能力,再通过溯源查验微信小程序或溯源查验微信公众号或手机端溯源查验应用程序来实现商品的可靠防伪与溯源目的。
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数字水印二维码的一物一码商品防伪与溯源系统,包括:基于数字水印二维码和微信小程序、基于数字水印二维码和微信公众号、基于数字水印二维码和手机端应用程序的一物一码商品防伪与溯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一物一码商品防伪与溯源系统,由数字水印二维码生成模块、数字水印二维码识读模块、服务端编码数据库管理模块组成,其中数字水印二维码生成模块和服务端编码数据库管理模块部署在服务端,而数字水印二维码识读模块部署在手机端,各模块的功能如下:
数字水印二维码生成模块,具有下述功能内容:
1)接收明文内容和数字水印内容的输入;
2)使用通用二维码生成算法,根据明文内容生成一个普通二维码;然后使用数字水印嵌入算法,将数字水印内容嵌入到二维码中,得到一个数字水印二维码;接着使用散列算法,生成一个验证码;
3)再将明文内容、数字水印内容和验证码输入服务端编码数据库;
数字水印二维码识读模块,具有下述功能内容:
1)接收数字水印二维码图像的输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宇飞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宇飞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73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