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炉耳轴和大齿轮键联接装置及切向键拆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7183.X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7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杜守虎;林增钦;孙光泽;朱超;王子颖;赵甲斌;包伟;单士宾;王景志;王晔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71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向 键槽 转炉耳轴 大齿轮 定位块 拆除 组合式定位 键联接 键设置 活动连接 对时 重锤 松动 取出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转炉耳轴和大齿轮键联接装置及切向键拆除方法,转炉耳轴上开设有第一切向键槽,大齿轮上开设有第二切向键槽,第一切向键槽和第二切向键槽对应设置,第一切向键的长度大于第二切向键的长度,第一切向键设置在第一切向键槽内,第二切向键设置在第二切向键槽内;定位块设置在转炉耳轴的一端,且定位块与第一切向键的大端相接触,组合式定位套分别与转炉耳轴和切向键对活动连接。由于切向键对中的第一切向键长度大于第二切向键,当需要拆除所述切向键对时,只需要将组合式定位套和定位块拆除,然后采用重锤撞击使得所述第一切向键和所述第二切向键松动,即可取出第一切向键和第二切向键,从而不需要对大齿轮进行破坏,保护了大齿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转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炉耳轴和大齿轮键联接装置及切向键拆除方法。
背景技术
转炉是炉体可转动,用于吹炼钢或吹炼锍的冶金炉。转炉炉体用钢板制成,呈圆筒形,内衬耐火材料,吹炼时靠化学反应热加热,不需外加热源,是最重要的炼钢设备。转炉炉体由炉壳和炉衬组成。炉壳由钢板焊成,而炉衬由工作层、永久层和充填层三部分组成。
转炉大齿轮是转炉传动的重要装置,通常位于转炉耳轴与一次减速机传动轴之间,主要负责减速机扭矩传动,而转炉转炉耳轴与大齿轮通常采用切向键对进行联接。
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切向键对出现松动情况难于检查,同时在更换大齿轮过程中因切向键对难以拆除,需要对大齿轮破坏性拆除,大齿轮造成成本较高,破坏性拆除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炉耳轴和大齿轮键联接装置,包括:切向键对、定位块和组合式定位套,其中:转炉耳轴上开设有第一切向键槽,大齿轮上开设有第二切向键槽,所述第一切向键槽和所述第二切向键槽对应设置,所述切向键对包括第一切向键和第二切向键,所述第一切向键和所述第二切向键均为具有一定斜度的楔形块,所述第一切向键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切向键的长度,所述第一切向键设置在所述第一切向键槽内,所述第二切向键设置在所述第二切向键槽内,且所述第一切向键和所述第二切向键的斜面对应贴合;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转炉耳轴的一端,且所述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切向键的大端相接触,所述组合式定位套分别与所述转炉耳轴和所述切向键对活动连接,所述组合式定位套用于将所述定位块和所述切向键对进行固定定位。
采用上述实现方式,由于切向键对中的第一切向键长度大于第二切向键,当需要拆除所述切向键对时,只需要将组合式定位套和定位块拆除,然后采用重锤撞击使得所述第一切向键和所述第二切向键松动,即可取出第一切向键和第二切向键,从而不需要对大齿轮进行破坏,保护了大齿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切向键的长度比所述第二切向键的长度长出70-80mm。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组合式定位套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转炉耳轴和所述切向键对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组合式定位套与所述转炉耳轴和所述切向键对螺纹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拆除所述切向键对时,所述组合式定位套与所述转炉耳轴和所述切向键对脱离。
结合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撞锤,所述撞锤用于将所述定位块移除后,撞击所述切向键对,以使得所述第一切向键和所述第二切向键松动。
结合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切向键和所述第二切向键松动后,所述定位块位置设置一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定位块位置,所述千斤顶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二切向键的小端相接触,用于将所述第二切向键从所述转炉耳轴和所述大齿轮之间顶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71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