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活性炭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76016.3 | 申请日: | 2019-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2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田龙;王丽;褚学英;宋肖肖;冯梦杰;梁志林;赵孟霞;王秋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B32/324 | 分类号: | C01B32/324;C01B32/342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程文霞 |
地址: | 473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活性炭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绵活性炭的制备工艺,涉及活性炭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稻壳和煤焦油渣混合后得混合物;(2)混合物与焦磷酸按照1:0.4‑0.5的质量比混合,得活化产物;(3)将壳聚糖加入到3‑5倍重量质量分数为2%的冰醋酸溶液中溶胀,然后加入活化产物,之后加入戊二醛溶液,搅拌反应1‑2h,得交联产物;(4)交联产物升温至500‑600℃下活化2‑3小时,得到海绵活性炭粗品,加入3‑5倍重量份的质量分数为3‑4%的盐酸溶液,酸煮2‑3h,过滤得酸洗后的活性炭;(5)水洗:用水将上述酸洗后的活性炭水洗至中性,得水洗后的活性炭,干燥后得海绵活性炭。该海绵活性炭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活性炭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是稻米生产国,稻壳占稻谷重量的1/5,目前通常是通过焚烧来处理,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但是稻壳的碳含量超过50%,因而是制备高品质活性炭的良好原料来源。而煤焦油渣中也含有大量未燃尽的碳,同样是制备活性炭的优质材料。
中国专利文献(CN 108862277 A)公开一种稻壳-污泥基复合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1)将污泥进行干燥、破碎,得到处理后的污泥;(2)将处理后的污泥与干燥的稻壳混合均匀,然后与活化剂混合、浸渍后,进行干燥,得到混合物;(3)在保护气体存在下,将混合物进行碳化处理;(4)将步骤(3)碳化处理后的混合物水洗至pH值为中性,干燥、破碎,制得稻壳-污泥基复合活性炭。该发明的稻壳-污泥基复合活性炭与传统污泥基活性炭相比,产率增加,比表面积增大,微孔比例增大,平均孔径增大;该发明是加将稻壳-污泥混合后直接活化而后碳化,没有做进一步处理,其比表面积偏小。
中国专利文献(CN104445188B)公开一种利用溶液浸洗脱灰制备稻壳基活性炭的方法,所用原料为快速热解稻壳制备生物油的副产物稻壳炭。制备过程如下:首先将稻壳炭在CO2氛围下进行活化;然后用碱性溶液进行浸洗脱灰;最后进行洗涤直至滤液呈中性。该发明进通过活化步骤制备稻壳活性炭,比表面积较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海绵活性炭的制备工艺,能够废物利用,且产品的吸附性能优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绵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稻壳和煤焦油渣混合后,混合1-3小时,得混合物;
(2)混合物与焦磷酸按照1:0.4-0.5的质量比混合,混合2-4小时,得活化产物;
(3)将壳聚糖加入到3-5倍重量质量分数为2%的冰醋酸溶液中溶胀,然后加入活化产物搅拌均匀,之后加入活化产物0.5倍重量的质量分数为20-30%的戊二醛溶液,搅拌反应1-2h,得交联产物;
(4)交联产物升温至500-600℃下活化2-3小时,即可得到海绵活性炭粗品,加入3-5倍重量份的质量分数为3-4%的盐酸溶液,酸煮2-3h,过滤得酸洗后的活性炭;
(5)水洗:用100℃的水将上述酸洗后的活性炭水洗至中性,得水洗后的活性炭,干燥后得海绵活性炭。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稻壳和煤焦油渣重量比为1:0.2-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师范学院,未经南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60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