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轻质混凝土砌体结构形式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2344.6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5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姜龙;苏志刚;景恒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天久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E04B2/20;E04B2/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吴肖敏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混凝土 结构 形式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轻质混凝土砌体结构形式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所述的新型轻质混凝土砌体结构形式包括砌体,所述砌体采用集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大孔混凝土材料制造而成,还包括水平沟槽、纵向沟槽和通孔,水平沟槽设置在砌体外部结构上下两面水平长度方向上,纵向沟槽设置在砌体上下两面纵向短方向上,通孔设置在砌体上下两面水平沟槽与纵向沟槽的交叉部位,所述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制造砌体及砌体水泥砂浆勾缝处理及砌体水泥砂浆勾缝处理;步骤二,压实沟槽和通孔;步骤三,错茬施工;步骤四,砌体水泥砂浆勾缝处理;本发明可加快施工作业进度,使得工程造价大大降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轻质混凝土砌体结构形式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砌体包括烧结普通砖、煤渣砖、烧结多孔砖、烧结空心砖、蒸压灰砂空心砖和无筋砖砌体,砖和砂浆的标号越高,砌体抗压强度也越高;当砌体由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材料共同构成时称为组合砖砌体;其中砖的标号对砌体抗压强度的影响较大,从而间接地提高了砌体的抗压强度。一般情况下,增大砖的标号比增大砂浆标号对提高砌体抗压强度更有效。
现有技术中的砌体结构多为增大砖的标号和增大砂浆标号来提高砌体的抗压强度,在砖的标号和砂浆标号较小的情况下,砌体的抗压强度较低,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轻质混凝土砌体结构形式及其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轻质混凝土砌体结构形式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轻质混凝土砌体结构形式,包括砌体,所述砌体采用集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大孔混凝土材料制造而成,为便于施工,砌体的外形尺寸与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结构尺寸相同;还包括水平沟槽、纵向沟槽和通孔,所述水平沟槽设置在砌体外部结构上下两面水平长度方向上,水平沟槽为通长沟槽,所述纵向沟槽设置在砌体上下两面纵向短方向上,纵向沟槽为不通长沟槽,所述通孔设置在砌体上下两面水平沟槽与纵向沟槽的交叉部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平沟槽包括第一水平沟槽和第二水平沟槽,所述第一水平沟槽和第二水平沟槽之间平行设置;所述纵向沟槽包括第一纵向沟槽、第二纵向沟槽和第三纵向沟槽,所述第一纵向沟槽、第二纵向沟槽和第三纵向沟槽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分别有两个。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水平沟槽和第二水平沟槽的宽度和深度为均为30-60mm,第一纵向沟槽、第二纵向沟槽和第三纵向沟槽的宽度和深度为均为30-60mm,第一纵向沟槽、第二纵向沟槽和第三纵向沟槽的槽口与砌体边沿的距离为30-60mm,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为圆孔、长条孔、矩形孔或椭圆孔。设置水平沟槽的目的是保证砌体之间的这种结构形式在水平方向上全部贯通,在施工时嵌入在上下两层砌体中水平方向上的两条水泥砂浆带及夹在水泥砂浆带中间的墙体拉筋在水平方向上完全连通;设置纵向沟槽的作用是在提高纵向短方向上的拉结力的同时保证砌体施工勾缝以后的外观平整度,通过该结构形式增强砌体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新型轻质混凝土墙体在受到外力时的抗击能力。
一种新型轻质混凝土砌体结构形式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制造砌体及砌体水泥砂浆勾缝处理;步骤二,压实沟槽和通孔;步骤三,错茬施工;步骤四,砌体砌体水泥砂浆勾缝处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一中制造砌体及砌体水泥砂浆勾缝处理采用集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大孔混凝土材料制造,为便于施工,外形尺寸与目前常用的结构尺寸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天久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天久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23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