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轻质混凝土砌体结构形式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2344.6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5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姜龙;苏志刚;景恒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天久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E04B2/20;E04B2/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吴肖敏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混凝土 结构 形式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新型轻质混凝土砌体结构形式,包括砌体(9),所述砌体(9)采用集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大孔混凝土材料制造而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沟槽、纵向沟槽和通孔,所述水平沟槽设置在砌体(9)外部结构上下两面水平长度方向上,水平沟槽为通长沟槽,所述纵向沟槽设置在砌体(9)上下两面纵向短方向上,纵向沟槽为不通长沟槽,所述通孔设置在砌体(9)上下两面水平沟槽与纵向沟槽的交叉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轻质混凝土砌体结构形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沟槽包括第一水平沟槽(1)和第二水平沟槽(2),所述第一水平沟槽(1)和第二水平沟槽(2)之间平行设置;所述纵向沟槽包括第一纵向沟槽(3)、第二纵向沟槽(4)和第三纵向沟槽(5),所述第一纵向沟槽(3)、第二纵向沟槽(4)和第三纵向沟槽(5)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和第三通孔(8),所述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和第三通孔(8)分别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轻质混凝土砌体结构形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沟槽(1)和第二水平沟槽(2)的宽度和深度为均为30-60mm,第一纵向沟槽(3)、第二纵向沟槽(4)和第三纵向沟槽(5)的宽度和深度为均为30-60mm,第一纵向沟槽(3)、第二纵向沟槽(4)和第三纵向沟槽(5)的槽口与砌体(9)边沿的距离为30-60mm,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和第三通孔(8)为圆孔、长条孔、矩形孔或椭圆孔。
4.一种包括权利1-3任一所述的新型轻质混凝土砌体结构形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制造砌体及砌体水泥砂浆勾缝处理;步骤二,压实沟槽和通孔;步骤三,错茬施工;步骤四,砌体砌体水泥砂浆勾缝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轻质混凝土砌体结构形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制造砌体及砌体水泥砂浆勾缝处理采用集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大孔混凝土材料制造。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轻质混凝土砌体结构形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压实沟槽和通孔的具体实施过程为:首先分别在第一砌体(10)、第二砌体(11)、第三砌体(12)和第四砌体(13)的第一水平沟槽(1)和第二水平沟槽(2)内填满水平沟槽贯通水泥砂浆带(14)并压实,然后分别在第一砌体(10)、第二砌体(11)、第三砌体(12)和第四砌体(13)的第一纵向沟槽(3)、第二纵向沟槽(4)和第三纵向沟槽(5)填满纵向沟槽非贯通水泥砂浆带(15)并压实,再然后分别在第一砌体(10)、第二砌体(11)、第三砌体(12)和第四砌体(13)的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和第三通孔(8)内填满通孔贯通水泥砂浆带(17)并压实。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轻质混凝土砌体结构形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错茬施工的具体实施过程为:首先将上下相互错开的第一砌体(10)、第二砌体(11)、第三砌体(12)和第四砌体(13)上的通孔的位置对齐;然后在第一砌体(10)与第二砌体(11)之间以及第三砌体(12)与第四砌体(13)之间填满砖缝水泥砂浆并压实(16)。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轻质混凝土砌体结构形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砌体砌体水泥砂浆勾缝处理是指:在第一砌体(10)、第二砌体(11)、第三砌体(12)和第四砌体(14)内、外表面用混凝土硬化剂密封处理,采用混凝土硬化剂密封处理外表面时添加水泥基环保外墙涂料,采用混凝土硬化剂密封处理内表面时需要添加水泥基环保内墙涂料。
9.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新型轻质混凝土砌体结构形式在建筑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天久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天久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23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