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抽油杆多层结构制备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2179.4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1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太;陶佳栋;李培江;刘波;张利欣;李仁闯;王凯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新大管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2 | 分类号: | B29C70/52;B29C70/54;B29L3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尹丽云 |
地址: | 25705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前处理系统 包覆机构 处理液 回收槽 连续抽油杆 多层结构 工装 底座 抽油杆 包覆 束状 浸湿 布状材料 倾斜结构 悬空安装 材料包 可拆卸 前处理 连通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抽油杆多层结构制备工装,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抽油杆制备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抽油杆多层结构制备工装,包括:底座,用于对束状材料进行浸湿处理的前处理系统,所述前处理系统安装在底座上;包覆机构,所述包覆机构用于将束状材料包覆和/或将布状材料包覆,所述包覆机构可拆卸悬空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处理液回收槽,所述处理液回收槽位于所述包覆机构的下侧,所述处理液回收槽为倾斜结构,所述处理液回收槽和所述前处理系统连通,且靠近所述前处理系统的一侧高度较低。能够实现抽油杆的前处理和包覆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抽油杆制造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续抽油杆多层结构制备工装。
背景技术
抽油杆是油田机械采油工艺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在井下连接抽油机和抽油泵,承担着传递动力的作用。目前,抽油杆主要为金属材质。由于抽油杆受力状态复杂,工作环境恶劣(高含水、高矿化度),尤其在偏磨、强腐蚀的工况下,抽油杆报废率高,导致油井需要频繁作业打捞、更换报废的金属抽油杆,生产时效短、生产成本高。此外,金属抽油杆材料比重大,杆柱自重占油井实际载荷60%以上,导致地面配套设备投资大、采油举升电耗高、抽油泵下深受限等,影响了油井的开发效益。
针对金属抽油杆比重大、不耐腐蚀等局限性,国外于20世纪90年代初成功研制了碳纤维抽油杆,1991年5月至1995年11月美国在7口抽油井中使用了碳纤维杆,平均泵挂深度为1444m,平均泵径为50.5mm,7口井的平均冲数为10.5min-1,平均地面冲程为3.94m,碳纤维杆的长度占整个抽油杆柱长度的平均比例为56.8%,井底的平均温度42.7℃,井液平均含水88.8%,平均日产液91.7吨,现场试验试验情况表明,碳纤维抽油杆杆能带来明显的节能效果;目前,碳纤维抽油杆市场前景广阔,为实现碳纤维连续抽油杆的多种结构,需要设计一种工装进行制备。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抽油杆多层结构制备工装,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抽油杆制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抽油杆多层结构制备工装,包括:
底座,
用于对束状材料进行浸湿处理的前处理系统,所述前处理系统安装在底座上;
包覆机构,所述包覆机构用于将束状材料包覆和/或将布状材料包覆,所述包覆机构可拆卸悬空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处理液回收槽,所述处理液回收槽位于所述包覆机构的下侧,所述处理液回收槽为倾斜结构,所述处理液回收槽和所述前处理系统连通,且靠近所述前处理系统的一侧高度较低。
可选的,所述前处理系统包括:
容纳槽,用于容纳处理液,所述容纳槽包括进丝端和出丝端;
分丝组件,用于将束状材料分隔为若干小束或者单丝的材料,所述分丝组件安装在所述进丝端上;
下压组件,用于将各个所述小束或者单丝的材料压入到所述容纳槽内的处理液中,经过所述处理液的各个所述小束或者单丝的材料能从所述出丝端引出。
可选的,所述分丝组件包括沿所述容纳槽宽度方向平行排列的若干立柱,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的间隔为供所述小束或者单丝的材料通过的通道。
可选的,所述小束或者单丝的材料的下侧和/或上侧设有导向辊。
可选的,所述下压组件包括第一压辊,所述第一压辊将所述小束或者单丝的材料压入到所述处理液中;
所述第一压辊设置在所述进丝端和/或出丝端。
可选的,所述前处理系统还包括至少一对第二压辊,一对所述第二压辊用于刮去所述小束或者单丝的材料上的多余的所述处理液。
可选的,所述包覆机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新大管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胜利油田新大管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721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