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线激光光源的车载线扫描成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68682.2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8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姚迅;候鹏飞;黄奔;潘典;王家顿;徐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奥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4 | 分类号: | B60R11/04;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国标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激光 光源 车载 扫描 成像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线激光光源的车载线扫描成像装置,包括相机组件、连接支架,相机组件固定设置于连接支架上,所述相机组件包括外壳,相机组件还包括设于外壳内的:线阵相机、线激光光源、两个调整座;线阵相机、线激光光源分别通过两个调整座与外壳连接,所述外壳上设有拍摄窗口,拍摄窗口位于外壳的下侧,线阵相机、线激光光源均向下倾斜设置。使用时,通过调整座调整线激光光源的照射区域与线阵相机的扫描区域重合,把连接支架设置在汽车后侧,线阵相机与线激光光源均向下倾斜设置,线阵相机即能在行驶的汽车上拍摄得清晰的路面图像;使用线激光光源,能耗低、能避免阴影。本公开用于车载扫描成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载成像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线激光光源的车载线扫描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公路建设飞速发展,公路交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我国公路网总规模将超过500万公里,其中一大批骨干公路即将进入大修养护期,公路养护成为我国公路行业现在、未来发展的主战场。然而,现在一般是通过肉眼观察来检查路面的破损状况,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确定一个标准。车载路面实时成像系统在多个应用领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能利用车载成像系统拍摄公路路面,再交由计算机分析,能大大提高检查效率。
现有的路面成像系统按照成像方式可以分为面阵相机成像和线阵相机成像。
面阵相机成像系统是指图像采集传感器采用面阵CCD或CMOS器件,成像模式为一次拍摄将会得到一帧二维的数字图像,这种成像方式的特点是系统较为简单,但是对于需要高速采集的应用场所,面阵相机成像系统的采集速率往往不能满足要求,即面阵相机的帧采集频率低于所要求的图像采集速率。
所以在需要高速并且连续采集的应用中,往往使用高速的线阵数字相机进行图像采集。采集的路面图像需要传输给下一步的识别模块进行处理,所以要求采集的图像尽量能有较高的成像质量,同时应尽量避免阴影。
为了消除图像采集过程中由于路面两旁的物体投射的阴影,往往需要再成像系统中加入人工光源。现有的人工光源主要包括普通的白光、卤素光源、LED光源等,这些光源往往需要较大的功率才能在自然太阳光照条件下起到消除阴影的作用,同时这些光源投射到路面的往往是一个面状区域,能量不够集中,这也进一步加大的光源的能耗。
对于线扫描相机成像系统,成像方式一次扫描一根线区域,通过相机和拍摄对象之间在成像线垂直方向的相对运动,不断扫描累计成一幅二维的数字图像,所以相机和拍摄对象之间的运动速度决定了扫描频率。所以对于线扫描成像系统,获取这个运动速度是一个必须的过程。现有的方式往往是通过滚轮式编码器感应相机和拍摄对象之间的运动速度,这种方式对于室内特别是工业生产线上的成像系统是适合的。对于车载线扫描成像系统,被摄的路面静止,装置成像系统的车辆运动,所以滚轮式编码器的滚轮要么安装在车辆能接触到地面位置,要么安装在能接触车辆运动部件上,如车轮,传动轴等,车辆行驶中可能会遭到碰撞损坏。
因此,一种能耗低、能避免阴影的车载线扫描成像装置被需求着。
发明内容
本公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耗低、能避免阴影的车载线扫描成像装置。
本公开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利用线激光光源的车载线扫描成像装置,包括相机组件、连接支架,相机组件固定设置于连接支架上,所述相机组件包括外壳,相机组件还包括设于外壳内的:线阵相机、线激光光源、两个调整座;线阵相机、线激光光源分别通过两个调整座与外壳连接,所述外壳上设有拍摄窗口,拍摄窗口位于外壳的下侧,线阵相机、线激光光源均向下倾斜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奥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奥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86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