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工智能的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65053.4 | 申请日: | 2019-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7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黎扬鹏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数据 智能处理 饱和度 超分辨率处理 人工智能算法 锯齿 人工智能 三维建模 语义分割 平滑 去噪 锐化 贴图 着色 渲染 修复 压缩 三维成像 三维模型 人工的 智能化 建模 链接 优化 自动化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对象的三维数据;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对象的三维数据进行智能处理,得到对象的三维模型和对应的链接,所述智能处理包括去噪、去锯齿、锐化、平滑、饱和度优化、着色、模型修复、贴图处理、超分辨率处理、语义分割、渲染和压缩。本发明通过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对象的三维数据进行去噪、去锯齿、锐化、平滑、饱和度优化、着色、模型修复、贴图处理、超分辨率处理、语义分割、渲染和压缩等智能处理,实现了3D模型的自动化生成,无需人工的参与,速度快且智能化程度高。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三维成像与建模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成像与建模技术,尤其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GPU/FPGA、边缘技计算、云存储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从互联网时代走向更加充满个性化和“视觉智能可视化”的新一代互联网时代。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3D模型,而目前3D模型的生成方法主要是人工使用专业的3D建模软件去修复修饰,这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速度快的基于人工智能的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一方面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人工智能的三维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对象的三维数据;
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对象的三维数据进行智能处理,得到对象的三维模型和对应的链接,所述智能处理包括去噪、去锯齿、锐化、平滑、饱和度优化、着色、模型修复、贴图处理、超分辨率处理、语义分割、渲染和压缩。
进一步,所述获取对象的三维数据这一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扫描设备采集对象的图片和深度信息,所述扫描设备包括航拍扫描仪、室内扫描仪、室外扫描模仪、物体扫描仪和人体扫描仪中的至少一种;
对采集的图片和深度信息进行本地预处理;
将本地预处理后的图片和深度信息上传给后台服务器。
进一步,所述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对象的三维数据进行智能处理,得到对象的三维模型和对应的链接这一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对象的三维数据执行第一处理操作,所述第一处理操作包括去噪、UV优化和去锯齿处理;
根据第一处理操作的结果执行第二处理操作,得到对象的原始三维模型,所述第二处理操作包括锐化、去噪点、饱和度优化、图片HDR优化、着色、模型修复和渲染优化,所述第二处理操作还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和超像素算法进行图像处理;
对对象的原始三维模型进行压缩,得到压缩后的三维模型;
根据压缩后的三维模型生成对应的链接;
存储压缩后的三维模型和对应的链接。
进一步,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压缩后的三维模型和/或对应的链接进行三维模型展示,以通过智能显示屏、AR设备、VR设备和浏览器中的至少一种来展示对象压缩后的三维模型,所述智能显示屏包括空气成像装置、空气屏、移动终端、平板电脑端、PC电脑端、LED显示屏、LCD显示屏、OLED显示屏和点阵显示屏。
进一步,所述人工智能算法包括深度学习算法,所述深度学习算法采用生成对抗网络模型。
本发明另一方面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人工智能的三维建模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象的三维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康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康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50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