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氨和液氮相结合的速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1011.3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0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郑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乾安县鸿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75 | 分类号: | A23L3/375;A23L3/36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冉昕 |
地址: | 1314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速冻 冷库 保温 液氮管 机组 液氮 喷头 温度传感器 速冻装置 温度降低 喷出 种液 冷冻 降低生产 内部设置 迅速降温 液氮罐 运输车 风机 阀门 制冷 细胞 货物 新鲜 保留 观察 运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氨和液氮相结合的速冻装置,包括保温速冻间、冷库机组和液氮管,冷库机组设置在保温速冻间内部,液氮管设置在冷库机组前端,保温速冻间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液氮管上设置有多个喷头;将需要冷冻的货物用运输车运输至保温速冻间内部,启动冷库机组,冷库机组对保温速冻间内部制冷,使保温速冻间内部温度降低,工作人员观察温度传感器温度降低到0~3摄氏度之间时,打开液氮罐上的阀门,液氮将会从液氮管内经喷头喷出,冷库机组的风机将会把从喷头内喷出的液氮吹至食物上,使其迅速降温至零下196摄氏度,缩短了冷冻的时间,不会将食物的细胞冻坏,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食物的新鲜程度,又降低生产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速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氨和液氮相结合的速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要求食品种类多样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而且还对食品的新鲜程度和送货是否及时更加关心,所以速冻食品近年来伸手大众喜爱,实现食品速冻的机械装置即称为速冻装置。
鲜度是食品的重要品质指标,也是决定食物价格的关键因素,相比传统保鲜技术,液氮速冻技术是对传统冷冻保鲜方式的一大突破创新,可极大地提高产品附加值。
现有冷冻食品时,都是将食品放置在运输小车上,将运输小车运输至冷库的保温速冻间内部,然后启动冷库机组,冷库机组内部主要放置液氨作为制冷剂,冷库机组慢慢对食物降温,刚放进冷库的食物大概是室温,然后食物在冷库内降温,降低至0摄氏度,最终降低至零下33摄氏度左右,由于降温至零下33摄氏度这个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冷冻时间过长将会导致细胞被冻坏,在将食物解冻的时候,会导致食物的水分大量流失,不再新鲜,有些工厂在冷冻食物时选择直接用液氮来冷冻食物,经液氮冷冻的食物重新解冻后,这些食物就跟新鲜采摘回来的食物一样,特别新鲜,原因是液氮的温度较低,冷冻时可以瞬间将食物冷冻,细胞不会被损坏,但是液氮的价格一直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液氨和液氮相结合的速冻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冷冻食物时可以既保留食物的新鲜度又降低生产的成本。
一种液氨和液氮相结合的速冻装置,包括保温速冻间、冷库机组和液氮管,冷库机组设置在保温速冻间内部,液氮管设置在冷库机组前端;
保温速冻间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
液氮管上设置有多个喷头。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过程:
将需要冷冻的货物用运输车运输至保温速冻间内部,启动冷库机组,冷库机组对保温速冻间内部制冷,使保温速冻间内部温度降低,工作人员观察温度传感器温度降低到0~3摄氏度之间时,打开液氮罐上的阀门,液氮罐内的压力大于外界大气压,液氮将会从液氮管内经喷头喷出,同时冷库机组一直工作,冷库机组的风机将会把从喷头内喷出的液氮吹至食物上,使其迅速降温至零下196摄氏度,缩短了冷冻的时间,不会将食物的细胞冻坏,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食物的新鲜程度,又降低生产的成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当工作人员观察温度传感器温度降低到0~3摄氏度之间时,打开液氮罐上的阀门,液氮将会从液氮管内经喷头喷出,同时冷库机组一直工作,冷库机组的风机将会把从喷头内喷出的液氮吹至食物上,使其迅速降温至零下196摄氏度,缩短了冷冻的时间,不会将食物的细胞冻坏,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食物的新鲜程度,又降低生产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乾安县鸿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乾安县鸿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10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