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瞌睡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8528.7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6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豪;陈子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得胜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禹小明 |
地址: | 516121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层 按键 键盘本体 防瞌睡 键盘 电路板 主控制模块 放电模块 升压模块 触摸 传感器模块 打瞌睡状态 连接电路板 按键表面 触摸位置 工作效率 人体电流 涉及设备 有效状态 电容量 松开 唤醒 体内 反馈 上游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瞌睡设备,所述防瞌睡设备是键盘,包括键盘本体和设于键盘本体内的电路板,所述键盘本体上设有多个按键,所述按键的表面设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连接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主控制模块和分别与主控制模块连接的传感器模块、放电模块和升压模块,所述放电模块连接升压模块,本发明在键盘本体的按键表面设置导电层,当手指在键盘上游走时,人体电流会和按键上的导电层产生反馈,改变触摸的电容量,从而可以判断触摸位置,当检测到触摸有反应,且按键的松开有效状态和触摸的状态较长时间不变时,就判断使用者可能处于打瞌睡状态,用电击的方式来唤醒犯困者,减少工作中犯困的机会,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瞌睡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方式已渐渐淡出时代的潮流,更多的是通过操作电脑来完成各种工作需求,因此,也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办公室小白领。
当工程师或是设计师在使用键盘或者鼠标工作时,有时眼睛盯着屏幕,将手放在键盘或者鼠标上,大脑在进行深度的思考联想,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就进入打瞌睡的状态,还有许多人由于各种原因,常常容易进入打瞌睡状态,如熬夜加班导致的睡眠不足、或是吃太饱、午休时间较少、工作环境较为安静舒服以及身体原因等等,打瞌睡状态不仅会严重拖延工作进度,同时还极大的影响了工作状态。
另外,许多人在工作时喜欢戴着耳机,听着音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将外界的声音阻隔在外,但是音乐有时也有催眠作用,不知不觉就会让人进入打瞌睡状态,对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电击的方式来唤醒犯困者,减少工作中犯困的机会,提高工作效率的防瞌睡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防瞌睡设备,所述防瞌睡设备是键盘,包括键盘本体和设于键盘本体内的电路板,所述键盘本体上设有多个按键,所述按键的表面设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连接电路板;
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主控制模块和分别与主控制模块连接的传感器模块、放电模块和升压模块,所述放电模块连接升压模块。
在键盘本体的按键表面设置导电层,当手指在键盘上游走时,人体电流会和按键上的导电层产生反馈,改变触摸的电容量,从而可以判断触摸位置,当检测到触摸有反应,且按键的松开有效状态和触摸的状态较长时间不变时,就判断使用者处于打瞌睡状态,用电击的方式来唤醒犯困者,减少工作中犯困的机会,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防瞌睡设备,所述防瞌睡设备是鼠标,包括鼠标本体和设于鼠标本体内的电路板,所述鼠标本体外表面设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连接电路板;
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主控制模块和分别与主控制模块连接的传感器模块、放电模块和升压模块,所述放电模块连接升压模块。
在鼠标本体的外表面设有导电层,如在左边按键、右边按键以及滑轮的表面设置导电层,当手指在鼠标上游走时,人体电流会和鼠标本体上的导电层产生反馈,改变触摸的电容量,从而可以判断触摸位置,当检测到触摸有反应,且左边按键、右边按键或滑轮的有效状态和触摸的状态较长时间不变时,就判断使用者处于打瞌睡状态,用电击的方式来唤醒犯困者,减少工作中犯困的机会,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防瞌睡设备,所述防瞌睡设备是耳机,包括耳机本体和设于耳机本体内的电路板,所述耳机本体包括两个耳罩,所述耳罩上与人耳接触部分设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连接电路板;
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主控制模块和分别与主控制模块连接的传感器模块、放电模块和升压模块,所述放电模块连接升压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得胜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得胜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85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