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三维MOF前驱体制备二维超薄MOF纳米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55328.6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9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钟地长;温雅琼;罗序中;贾新建;黄志强;梅剑华;王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地址: | 34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mof 前驱 体制 二维 超薄 纳米 方法 | ||
一种以三维MOF前驱体制备二维超薄MOF纳米片的方法,属于功能材料中金属‑有机骨架纳米材料的技术领域。所述纳米片由下述方法制得:首先,以混合溶剂热法合成层柱式MOF晶体,将其干燥后研磨成粉,并置于含取代试剂的具塞玻璃瓶中;其次,将含混合液的具塞玻璃瓶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室温下搅拌10‑15天,得到分散性较好的悬浮液;最后,过滤悬浮液,将滤饼置于培养皿中,室温下自然干燥3‑5小时,并于真空干燥箱中以50‑80℃进一步干燥8‑12小时,即得二维超薄MOF纳米片。本发明合成路线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产率高、易实现工业化生产,而且所得二维超薄MOF纳米片表面由疏水的基团或物质覆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中金属–有机骨架纳米材料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金属–有机骨架纳米材料。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以三维MOF前驱体制备二维超薄MOF纳米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在电子、电池、超级电容、催化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二维材料在所有类型的化学材料中一直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其开创性的研究工作由Geim、Novoselov及其同事们开展。他们成功实现了石墨的剥离,继而获得了原子厚度的石墨烯,在材料科学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研究者关注类石墨烯化合物,研究范围包括:金属硫族化合物、金属氧化物、六方氮化硼、石墨碳氮化物、金属–有机骨架(MOFs)等。这些材料在层间具有较弱的范德华力,因此可以被剥离成厚度薄且具备特异性能的二维纳米片。例如:超薄氧化铟纳米片能够表现出良好的可见光裂解水的性能,单层MoS2可以用来制备场效应晶体管等。
MOFs是由金属原子或团簇与二齿或多齿有机配体配位,通过自组装方式形成的一类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多孔晶体材料。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由于具有可调节的孔隙尺寸、有序的孔隙结构、超高的孔隙度和较大的比表面积,科研工作者对MOFs的研究兴趣越来越浓。近年来,由于纳米材料的量子尺寸、量子隧道、介电限域和表面效应,将MOFs的尺寸缩小到纳米级并有效调控其形貌,可以进一步扩展MOFs在发光、催化、传感、生物医学、存储及分离等方面的应用。因此,制备尺寸与形貌可控的纳米MOF材料已成为一个新兴课题。其中,对二维MOF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具有特殊意义。
制备二维MOF纳米材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制备方法,其主要通过分离块体MOFs中弱相互作用力来产生MOF纳米片;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制备方法,其直接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组装MOF纳米片。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产率低、厚度不均匀、重复加工等方面的局限性。此外,所制备MOF纳米片的表面很难在结构上产生功能化。因此,其难于被赋予更特殊的功能。为了丰富二维MOF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进一步拓宽其应用范围,以三维MOFs为前驱体,进行配体取代式制备二维MOF纳米片,不失为一种更灵活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需要在MOFs层间选择性地断裂桥联配体,并保持层内共价键的稳定性,其本身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此,开发出一种通用的方法,能够从一般的三维MOFs中制备厚度均匀、表面功能化的MOF纳米片,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丰富二维MOF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进一步拓宽其应用范围,并解决产率低、厚度不均匀、无法获得特定功能化表面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三维MOF前驱体制备二维超薄MOF纳米片的方法。该方法以三维层柱式MOFs为前驱体,经过竞争性配位和后续的配体置换过程,三维MOFs中的桥配体被配位能力更强的端基配体取代,从而导致层间桥的断裂和相邻层的断开,最终形成单层厚度的二维MOF纳米片。其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产率较高,且能获得具有特定功能化表面的纳米片,有望成为一种通用、便捷的制备MOF纳米片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以三维MOF前驱体制备二维超薄MOF纳米片的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南师范大学,未经赣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53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