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铌酸锂薄膜的电光相控阵激光雷达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3528.8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9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戴道锌;潘炳呈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481 | 分类号: | G01S7/481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波导阵列 多路 光发射器阵列 集成电控系统 电光相控阵 铌酸锂薄膜 光分束器 激光雷达 激光 铌酸锂材料 输出 波导模式 出射光束 电光调制 电光效应 高速扫描 高速响应 接收输入 外部光源 相位调制 出射光 光波导 输出端 输入端 相位差 传输 发射 调控 | ||
1.一种基于铌酸锂薄膜的电光相控阵激光雷达,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端包括1×N光分束器(1)、光波导阵列(2)、集成电控系统(3)和光发射器阵列(4);1×N光分束器(1)的输入端与外部光源相连,输出端经光波导阵列(2)和光发射器阵列(4)连接后输出,光波导阵列(2)上设有集成电控系统(3);所述1×N光分束器(1)接收输入激光并将输入激光分成多路进入光波导阵列(2),集成电控系统(3)作用于光波导阵列(2)对其中的多路光波导进行相位调制,光波导阵列(2)完成光束的传输从光发射器阵列(4)发射输出多路光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铌酸锂薄膜的电光相控阵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波导阵列(2)包含连接在1×N光分束器(1)输出端的多根波导,每根波导上均设有一段用于调整相位的区域,区域上设置片上集成的集成电控系统(4),结合铌酸锂材料的电光效应以实现不同波导模式间的相位调整,进而改变出射光束角度,并且实现高速扫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铌酸锂薄膜的电光相控阵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波导阵列(2)主要由宽间距波导阵列(2a)、弯曲波导阵列(2b)和密集波导阵列(2c)组成,宽间距光波导阵列(2a)的一端连接到1×N光分束器(1)的输出端,宽间距波导阵列(2a)的另一端通过弯曲波导阵列(2b)和密集波导阵列(2c)连接,宽间距波导阵列(2a)上设置有集成电控系统(3);集成电控系统(3)主要由电极(3a)和加电区域(3b)构成,宽间距光波导阵列(2a)的每根波导均与各自的电极(3a)相连,各根波导所连接的电极(3a)长度不同,电极(3a)包括位于且分别连接到波导两侧的电极,各个电极(3a)并联后两端分别连接于两块加电区域(3b),外部电压施加到加电区域(3b)而施加到各个电极(3a),使得各根波导的电极(3a)电压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铌酸锂薄膜的电光相控阵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N光分束器(1)、光波导阵列(2)和光发射器阵列(4)由在铌酸锂膜平台上进行刻蚀或者构造其他材料(氮化硅、SU8等)的光负载结构形成,芯层材料均为铌酸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铌酸锂薄膜的电光相控阵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使用弯曲波导阵列(2b)实现宽间距波导阵列(2a)到密集波导阵列(2c)波导布置宽度从大到小的转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铌酸锂薄膜的电光相控阵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使用密集波导阵列(2c)与光发射器阵列(4)连接,以实现较大的光束扫描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铌酸锂薄膜的电光相控阵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使用加电区域(3b)与电极(3a)连接,以实现电压的直接加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35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