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层向下排水的吹填场地地基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1984.9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6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吴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慧明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杜澄心;张亚军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吹填 排水通道 场地地基 吹填土 排水 排水路径 施工 分层 三维 竖向排水通道 密实 排水效率 排水作用 双重作用 真空排水 重力作用 出水口 隔气层 沉降 水力 围堰 铺设 保证 | ||
1.一种分层向下排水的吹填场地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吹填泥面设计标高下不少于1m的不设置任何排水通道的范围内的吹填泥体及泥面渗出水层作为隔气层以保证真空排水效果,通过竖向及横向设置的塑料排水板(3)作为排水通道,并充分利用重力作用,在围堰(2)外侧底部利用真空机(7)向下排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层向下排水的吹填场地地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施工预处理:将需要处理的区域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中的要求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处理面积,整平场地并铺设不少于50cm的砂垫层(1);
B.填筑围堰:沿围堰长度方向在围堰底部每隔5~10m铺设5~10m宽的砂垫层,堰底砂垫层填至与场地内的砂垫层平齐,并将围堰填筑至设计标高;
C.铺设汇水砂层:在围堰迎泥侧填筑30~50cm的汇水砂层(8),汇水砂层顶标高不高于吹填设计泥面标高,且汇水砂层顶标高距吹填泥面设计标高不小于100cm;
D.设置竖向排水通道:将塑料排水板(3)与毛竹(4)进行绑扎,根据确定的塑料排水板(3)数量及间距向砂垫层(1)内插设捆扎有塑料排水板(3)的毛竹(4),作为竖向排水通道;
E.吹填并设置横向排水通道:吹填施工分层进行,每层吹填结束即在当前吹填泥面横向铺设塑料排水板(3)作为横向排水通道,重复此过程直至吹填至设计标高;
F.抽真空排水作业:在围堰背泥侧底部砂垫层处铺设密封膜(6),利用真空机(7)并进行真空排水作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层向下排水的吹填场地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砂垫层(1)应分两层铺设,第一层铺填厚度应不小于20cm,第二层应在步骤D竖向排水体插设完毕后再行填筑,砂垫层(1)铺设完成后其厚度不小于50cm;步骤D中塑料排水板(3)底端应有不少于50cm的横向弯折,弯折部分平铺于步骤A所述两层砂垫层之间,弯折方向朝向排水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层向下排水的吹填场地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所述毛竹(4)应穿透砂垫层(1)并深入地下至少1m,塑料排水板(3)下端应深入砂垫层不少于30cm,毛竹(4)及竖向塑料排水板(3)顶端不应超出吹填泥面设计标高,且毛竹(4)及塑料排水板(3)顶端距吹填泥面设计标高不少于100cm,以便于形成隔气层(5),所述塑料排水板(3)呈三角形排列或者呈正方形排列,各塑料排水板(3)之间的距离为0.7-1.5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层向下排水的吹填场地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的分层吹填施工,每层吹填厚度宜为1~2m,横向塑料排水板(3)应按其截面惯性矩较大方向铺设,并将其端部插入汇水砂层(3),横向塑料排水板(3)水平间距0.7-1.5m;每层吹填完毕在安设横向塑料排水板(3)的同时应查看竖向塑料排水板(3)的垂直度并及时纠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所述密封膜(6)采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密封膜,密封膜的技术指标及性能应符合《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规程》HGT20578-2013的相关规定;步骤F所述抽真空作业可选择在吹填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或同吹填施工同时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慧明,未经吴慧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198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