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龙果转色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51202.1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7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贵兰;齐会会;洪俊逸;赵帅;王文忠;李谱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龙果 转色 专用肥 麦芽糖 中微量元素肥料 有机硅消泡剂 柠檬酸 氨基酸 氮肥 制备 钾肥 重量百分比 技术操作 抗逆性 施用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龙果转色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火龙果转色专用肥成分包括氨基酸、中微量元素肥料、氮肥、钾肥、麦芽糖、柠檬酸、有机硅消泡剂和水,各原料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氨基酸6%‑15%、中微量元素肥料15%‑35%、氮肥2%‑6%、钾肥2%‑10%、麦芽糖2%‑5%、柠檬酸0.2%‑1%、有机硅消泡剂为0.01%‑0.1%、余量为水。本发明转色专用肥具有促进火龙果提前转色,提高火龙果的抗逆性、产量和品质,以及降低施用人员的技术操作难度等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化学领域,涉及一种火龙果转色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火龙果又称红龙果,富含多种糖类、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及维生素,其颜色鲜艳,口感细腻爽口,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好。颜色是火龙果品质的重要指标,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受环境温度、水肥供应不足或不协调等因素的影响,易出现转色不佳、转色缓慢等不良现象,这将直接影响到火龙果的商品性和品质,给种植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针对上述问题,现阶段主要解决方法是使用脱落酸、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红,在使用脱落酸、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红时,施用量及施用时期极其重要,对操作人员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稍有偏差容易产生药害,严重时给农户带来毁灭性的损失。
专利文献CN108101620A公开了一种转色调节剂,该转色调节剂成分包括硝酸钾钙、二氢玉米素核苷、增色胺等,其中二氢玉米素核苷属于植物生长激素,增色胺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上仍然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龙果转色专用肥,有助于促进火龙果提前转色,提高火龙果的抗逆性、产量和品质,以及降低施用人员的技术操作难度。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火龙果转色专用肥,所述火龙果转色专用肥组成成份包括氨基酸、中微量元素肥料、氮肥、钾肥、麦芽糖、柠檬酸、有机硅消泡剂和水,各原料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氨基酸6%-15%、中微量元素肥料15%-35%、氮肥2%-6%、钾肥2%-10%、麦芽糖2%-5%、柠檬酸0.2%-1%、有机硅消泡剂为0.01%-0.1%、余量为水。
优选地,各原料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氨基酸8%-12%、中微量元素肥料25%-35%、氮肥2%-4%、钾肥4%-8%、麦芽糖2%-5%、柠檬酸0.5%-1%、有机硅消泡剂0.01%-0.05%、余量为水。
所述的氨基酸为苯丙氨酸、亮氨酸和精氨酸的混合物。苯丙氨酸是花色素苷及其他类黄酮生物合成的直接前驱体,外源施加苯丙氨酸,有利于刺激相关调节基因和结构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花青素的合成,实现作物提前转色完成。
所述的中微量元素肥料为硝酸钙、EDTA钙、硝酸镁、氯化镁、EDTA镁、硫酸锌、硼酸、EDTA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氮肥为尿素和尿素硝铵溶液中的任一种;所述的钾肥为氯化钾、硝酸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甲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火龙果转色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向A搅拌釜中加入部分水、中微量元素肥、麦芽糖、柠檬酸,边搅拌边加入氨基酸混合物,将体系加热至40-80℃反应20-60min,反应结束后加入有机硅消泡剂,冷却至室温得到螯合液体A;
(2)常温下,在B釜中加入氮肥、钾肥及剩余水,100-200r/min转速下搅拌30-50min,制备得到液体肥料B;
(3)将B釜中的透明液体肥料B加入到A釜中,100-200r/min转速下搅拌10-60min即可得到转色专用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512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