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网膜成像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8987.7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4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何益;孔文;高峰;史国华;邢利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3/10 | 分类号: | A61B3/10;A61B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吴黎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定轴线 视网膜 平行光束 线状 光斑 侧边 点状 透镜 视网膜成像 预定形状 反射光 成像 压缩 成像结果 成像图像 点状光束 光源发射 角膜反射 扫描照明 杂散光 出射 入射 调制 反射 清晰 | ||
1.一种视网膜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透镜将光源发射的光调制成光斑为预定形状的平行光束,所述预定形状的光斑位于预定轴线的侧边;所述预定轴线是指视网膜所反射的光中从眼睛出射后用于成像的部分光所经历的路径;
通过透镜将所述平行光束的光斑调制压缩为线状或点状,所述线状或点状的平行光束位于所述预定轴线的侧边;
利用压缩后的线状或点状光束对所述视网膜进行扫描照明,且所述线状或点状的平行光束沿所述预定轴线的侧边入射视眼睛;
获取所述预定轴线上的反射光,并据此对所述视网膜进行成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网膜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透镜将光源发射的光调制成光斑为预定形状的平行光束,所述平行光束沿预定轴线的侧边入射眼睛的方法包括:
通过直角棱镜和透镜将光源发射的光调制成光斑为两个图形的平行光束,所述两个图形分别位于所述预定轴线相对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网膜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透镜将光源发射的光调制成光斑为预定形状的平行光束,所述平行光束沿预定轴线的侧边入射眼睛的方法包括:
通过锥透镜和透镜将光源发射的光调制成光斑为环形的平行光束,所述预定轴线位于所述环形的中空区域。
4.一种视网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调制模块,用于通过透镜将光源发射的光调制成光斑为预定形状的平行光束,所述预定形状的光斑位于预定轴线的侧边;所述预定轴线是指视网膜所反射的光中从眼睛出射后用于成像的部分光所经历的路径;
第二调制模块,用于通过透镜将所述平行光束的光斑调制压缩为线状或点状,所述线状或点状的平行光束位于所述预定轴线的侧边;
扫描振镜,用于利用压缩后的线状或点状光束对所述视网膜进行扫描照明,且所述线状或点状的平行光束沿所述预定轴线的侧边入射视眼睛;
分光镜,反射光束中的部分并使光束中的另一部分透射;所述分光镜设置于所述第二调制模块与所述扫描振镜之间的光路上,用于将所述线状或点状的平行光束中的至少部分传输至扫描振镜,并获取所述预定轴线上的至少部分反射光;
成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定轴线上的反射光对所述视网膜进行成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视网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制模块包括:
直角棱镜,光源发射的光从所述直角棱镜的两个直角面入射并从斜面出射;
透镜,用于将所述斜面出射的光转换为平行光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视网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制模块包括:
锥透镜,光源发射的光从所述锥透镜的平面入射并从锥面出射;
透镜,用于将所述锥面出射的光转换为平行光束。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视网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包括凸透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视网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还包括菲涅尔透镜,设置于所述凸透镜前方或后方的光路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视网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制模块包括柱透镜或柱面反射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视网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聚光模块,设置在所述扫描振镜与眼睛之间的光路上,对所述扫描振镜出射的光汇聚于瞳孔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898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OCT图像的BMO位置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眼压测量装置及眼压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