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回波极化度的有源转发式干扰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8306.7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5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加方;张云华;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S7/36 | 分类号: | G01S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杨青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回波 极化 有源 转发 干扰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回波极化度的有源转发式干扰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在雷达的两正交极化通道分别馈入两个去相干的噪声雷达信号来获得随机极化波并进行发射;雷达的两正交极化接收通道接收回波信号;计算回波信号的极化度;根据回波信号的极化度的差异进行真实目标和有源转发式干扰的识别。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发射随机极化波,在回波域利用散射回波的极化度可实现对有源转发式干扰和真实目标的有效识别;本发明的方法过程简单,计算量小,适用于当前绝大多数有源转发式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极化抗干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回波极化度的有源转发式干扰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雷达技术的快速发展,雷达对抗及电子战技术也得到不断进步,雷达所面临的电磁环境也日益恶劣,敏捷的电子侦查与先进的电子干扰技术使得雷达生存环境日益严峻。有源转发式干扰是一种重要的欺骗干扰,通过模拟目标特征并发射假目标回波信号来欺骗雷达,使雷达出现密集假目标扰乱雷达对真实目标探测,或对雷达实现角度欺骗以扰乱跟踪制导雷达对目标的跟踪。随着数字射频存储器(Digital Radio Frequency Memory,DRFM)、数字干扰合成技术(Digital Jamming Synthesize,DJS)等先进电子干扰技术的发展,雷达有源转发式干扰表现出高逼真度及智能化等特征,DRFM可以精确的截获、存储并转发敌方雷达信号,高逼真度的假目标不仅可以获得与真实目标回波相同的处理增益,而且在在时域、频域和空域的特征与真实目标特性十分相似,传统抗干扰方法已经无法识别出真假目标。
极化度(Degree of Polarization,DoP)是衡量电磁波极化程度的参数。实际的雷达目标与入射极化波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对其极化调制的过程。如果入射电磁波为完全极化波,那么目标的散射波也将是完全极化波,只是极化方式发生过了改变,例如由线极化变为圆极化,但其回波极化度不发生改变;若入射电磁波为随机极化波,那么目标为一个起偏器,其会改善电磁波的极化度,但极化度仍然小于1。因此在发射随机极化波的情况下,转发式有源干扰的极化状态由干扰机发射天线决定,通常为圆极化或线极化天线,转发的干扰回波信号为完全极化波,而目标的回波为部分极化波,极化度小于1,可以通过对回波极化度的测量鉴别有源转发式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回波极化度的有源转发式干扰鉴别方法。结合噪声雷达信号与极化雷达技术,通过在雷达正交极化天线发射两个去相干的噪声雷达信号来获得随机极化波,利用真实目标散射回波极化度与有源转发式干扰极化度的差别,能够实现对真实目标与有源转发式干扰的鉴别。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回波极化度的有源转发式干扰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在雷达的两正交极化通道分别馈入两个去相干的噪声雷达信号来获得随机极化波并进行发射;
雷达的两正交极化接收通道接收回波信号;
计算回波信号的极化度;根据回波信号的极化度的差异进行真实目标和有源转发式干扰的识别。
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两个去相干的噪声雷达信号分别为:雷达的水平极化通道发射的噪声雷达信号sH(t)、雷达的垂直极化通道发射的噪声雷达信号sV(t);sH(t)和sV(t)是正交的,t为时间。
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回波信号为目标回波信号sr和干扰回波信号sj的和;
所述目标回波信号sr为:
其中,目标极化散射矩阵为snh,snv分别为水平接收通道和垂直接收通道的噪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83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