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6314.8 | 申请日: | 2019-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4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春;扈芷怡;卢凤来;李典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J17/00 | 分类号: | C07J17/00;A01P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刘翔 |
地址: | 5302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萜化合物 罗汉果 制备方法和应用 根结线虫 罗汉果根 块根 烷基 防御武器 葫芦素类 三萜皂苷 食性昆虫 广食性 葫芦素 结线 诱食 昆虫 生物工程 进化 协同 发现 防御 研究 开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三萜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I,其中,R1、R2、R3代表氢原子,R4代表烷基。本研究从受根结线虫危害的罗汉果块根中,不仅发现了新的三萜皂苷成分,同时发现被称为“植物最佳防御武器”的葫芦素类成分。葫芦素既可以防御大部分广食性昆虫,还可以诱食某些专食性昆虫。这些化合物将在罗汉果与根结线虫互作、协同进化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罗汉果根的开发利用以及利用生物工程控制罗汉果根结线虫的危害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三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罗汉果根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Siraitiae Grosvenorii)的块根,其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祛湿、通络止痛之功效,是广西桂林地区民间一种习用药材。研究发现罗汉果根具有抗氧化,抗癌,抑菌,抗炎等生理活性,临床试验证明其对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王雪芬等人首先从罗汉果根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四个新的葫芦烷型四环三萜酸,其中两个为失碳三萜酸,分别命名为罗汉果酸甲(siraitic acid A),罗汉果酸乙(siraitic acid B),罗汉果酸丙(siraitic acid C),罗汉果酸丁(siraitic acid D)。斯建勇等人随后又从罗汉果根中分离得到两个新的三萜酸,命名为罗汉果酸戊(siraiticacid E)和Siraitic Acid F。课题组前期对罗汉果根的水溶性部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首次分离得到结构新颖的降三萜酸糖苷罗汉果酸乙苷Ⅱ(Siraitic acidⅡB)和罗汉果酸丙苷Ⅱ(Siraitic acidⅡC)。
罗汉果是高度感染根结线虫的一种作物,凡植株入土部分(包括根和部分薯蔸)均能受到严重危害。我们通过HPLC等分析手段比较发现,无根结线虫危害与受危害的罗汉果块根,其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差异。为系统阐明罗汉果块根受根结线虫危害后的次生代谢产物变化规律,课题组开展了受根结线虫危害罗汉果块根的化学成分研究,目前从中分离出四种不同的葫芦素及一个新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丰富了三萜类化合物数据库,同时也为罗汉果植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物质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三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三萜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I:
其中,R1、R2、R3代表氢原子,R4代表烷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萜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41H62O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R4选自下列基团:丙基、丁基或戊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萜化合物的吸收峰的位置在3423cm-1、3157cm-1、1699cm-1和1643cm-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萜化合物在核磁共振的碳谱中包含41个碳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41个碳信号包括6个甲基信号、15个次甲基信号、9个季碳信号和11个亚甲基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萜化合物包含4,24-二烯葫芦烷型三萜骨架和2个六碳糖单元。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三萜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粉碎的罗汉果块根样品进行浸提,获得提取液;
减压浓缩,再经过层析柱洗脱,得到浓缩样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63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