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益母草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5505.2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3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芳;胡成;辛贵忠;王露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A61K31/715;A61P7/02;A23L33/125;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9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益母草 多糖 制备 方法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从益母草中提取分离得到的益母草均一多糖LAP‑1和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糖含量90%以上,酸性糖含量在20%以上,相对分子质量为10KDa左右;单糖组成包括甘露糖,核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岩藻糖;糖苷键型有→4,6‑β‑甘露糖‑(1→,α‑GalpA‑(1→,→4‑α‑半乳糖醛酸‑(1→,→4‑α‑葡萄糖‑(1→,→4,6‑α‑葡萄糖‑(1→,→4,6‑α‑半乳糖‑(1→,T‑β‑半乳糖,α‑葡萄糖醛酸‑(1→,β‑葡萄糖‑(1→,α‑阿拉伯糖‑(1→,→3‑α‑阿拉伯糖‑(1→,→5‑α‑阿拉伯糖‑(1→,α‑鼠李糖‑(1→,→2‑α‑鼠李糖‑(1→,→2,4‑α‑鼠李糖‑(1→。本发明还提供了益母草均一多糖LAP‑1在制备抗凝血及其他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益母草均一多糖LAP-1、其制备方法及用途,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artemisia(Laur.)S.Y.Hu F的新鲜或干燥地上全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为临床上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的常用中药,由于疗效确切,被民间称为“血家圣药”、“经产良药”。益母草在国内分布范围广,易于栽培,已开发出多种剂型,涉及药品、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行业,包括益母草片、复方益母草胶囊、益母草颗粒、益母草注射液等多种产品。益母草药材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前期主要集中在已经发现的小分子化学成分上,如益母草碱,水苏碱,前益母草素等,但已有的研究成果尚未全面阐释益母草多种活性作用的科学内涵。目前有学者开始关注益母草中的大分子类物质,如多糖类成分,但是,也仅限于提取分离益母草水溶性粗多糖,且提取分离得到的水溶性粗多糖的组成复杂,多糖含量较低,难以体现益母草多糖的药理作用。
近年来,多种新的提取技术被应用于多糖的提取制备工艺研究中,有效地提高了其提取效率。已有研究表明超声波在多糖提取过程中利用其空化作用和机械效应破坏生物细胞壁,加速浸提物的溶出,能提高多糖的得率。
益母草具有很好的活血祛瘀作用。已有文献报道,益母草水提物可降低血浆抗凝血酶III的活性、减少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的含量,扩张肠系膜一级微静脉、一级微动脉口径,改善微血流的流态,降低流态的积分值,明显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活性。
抗凝血药是通过影响凝血过程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凝血过程的药物,可用于防治血管内栓塞或血栓形成的疾病,预防中风或其它血栓性疾病。正常人由于有完整的血液凝固系统和抗凝及纤溶系统,所以血液在血管内既不凝固也不出血,始终自由流动完成其功能,但当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或抗凝及纤溶减弱时,则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的形成常常会引起血管系统的局部血液凝固,通常导致严重损害健康的相关疾病,如心脏病发作、中风。引起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由异常高脂血症、高血糖症、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血压升高和癌症等,这些血栓性疾病已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迫切需要安全、有效的抗凝血药物。
本发明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多种柱层析分离、纯化方法,从益母草药材中获得了纯度较高的均一多糖-LAP-1,采用色谱学,光谱学,波谱学等技术和方法,全面解析了LAP-1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LAP-1的抗凝血活性,揭示了LAP-1是益母草药材发挥活血祛瘀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可以应用于与凝血相关及其他疾病的治疗,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有关该均一多糖的分离制备及用途的文献报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从益母草水提物中超声提取获得益母草多糖粗品的方法以及从益母草多糖粗品中分离纯化得到益母草均一多糖LAP-1的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包括研究并阐述益母草均一多糖LAP-1的结构特征,及研究其在抗凝血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获得益母草多糖粗品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55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