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水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4630.1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3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桥;袁杰;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5/00 | 分类号: | E01C5/00;E01C15/00;E01C11/2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夏苏娟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水 路面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水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结构包括盖板、立柱、连接件和碎石垫层,所述碎石垫层铺设于土基上;所述盖板铺设于碎石垫层上,盖板的中部开有透水槽,盖板的外缘开有通孔;所述立柱插入碎石垫层和土基内,设置于多个盖板的对接处,立柱的上端面与碎石垫层的上表面齐平并开有多个连接孔;所述连接件穿过通孔插入连接孔内用于定位盖板。本发明有利于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并且提供了足够承载能力,行人可以安全舒适的通行;雨水能够快速地排放到路面以下,减少路面积水;碎石垫层不仅起到蓄水储水作用,而且为盖板提供了支撑力,碎石垫层中雨水可以逐渐渗透进土基,补充了地下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水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适合于道路、广场、居住区、公园等,应用于行人通行的路面,如道路中的人行道、广场中的步行区域、公园中的步行道等。
背景技术
随着海绵城市理念的不断普及,人行道采用透水结构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因为人行道采用透水结构,至少有以下作用及意义:减少了路面雨水径流量,有利于行人出行;减少了雨水流入雨水管,缓解了排水管渠压力;雨水通过透水结构渗入土基,可以补充地下水,有利于保持水土环境。
当下,人行道常用的透水结构的组成:透水砼砖+无砂混凝土+碎石+土基。由于透水砼砖以及无砂混凝土空隙率小,透水能力有限,雨水不易经过两层(透水砼砖和无砂混凝土)透水性不良的材料进入碎石层;随着人行道建成通行,雨水携带泥沙将逐渐堵塞透水砼砖中的空隙,易造成透水砼砖的透水功能失效,而且无法恢复。常用的透水结构,除了透水性能不佳,还有不足之处:为了保证结构的透水性,常用的透水结构层位之间缺乏足够的粘结,在外力作用下各层位容易松动,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常会出现透水砼砖松动、断裂、路面沉陷等病害,不仅行人步行体验较差,而且提高了后期维修的费用。上述不足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透水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保证了路面的平整度,极大地提高了结构的透水性能。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述透水路面结构,包括盖板、立柱、连接件和碎石垫层,所述碎石垫层铺设于土基上;所述盖板铺设于碎石垫层上,盖板的中部开有透水槽,盖板的外缘开有通孔;所述立柱插入碎石垫层和土基内,设置于多个盖板的对接处,立柱的上端面与碎石垫层的上表面齐平并开有多个连接孔;所述连接件穿过通孔插入连接孔内用于定位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插入土基的深度不低于20cm。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透水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人行道范围内,清表后压实土基;
2)、在土基上进行盖板放样定位,找到合适的立柱埋设点,并插旗标注;
3)、在插旗处,开挖施工立柱,立柱的下端埋设于土基中,压实立柱周围土基,立柱的上端面开有多个安装孔;
4)、在土基上回填级配碎石并压实形成碎石垫层,碎石垫层的顶面与立柱的上端面平齐,碎石垫层局部表面不平整处,利用粗砂调平;
5)、安装盖板,使盖板的通孔与立柱的安装孔对齐,插入连接件并拧紧;
6)、逐块检查,盖板边角必须拧紧,盖板与盖板之间不得有错台。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土基的压实度≥85%,所述步骤4)中级配碎石的压实度≥9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立柱的埋设深度为20cm,露出土基20cm,所述步骤3)中碎石垫层的厚度为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4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