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由烧结材料制造连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2022.7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3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J·C·奈托;D·A·佩鲁吉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巴烧结奥地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5/10 | 分类号: | B22F5/10;B22F3/16;F16C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李鸿达 |
地址: | 奥地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烧结 材料 制造 连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由烧结材料制造连杆(1)的方法,所述连杆具有至少一个具有中轴线(8)的孔(7),并且所述连杆具有在连杆头(4)中的第一连杆孔(2)和在连杆脚(5)中的第二连杆孔(3),其中,所述连杆头(4)与所述连杆脚(5)利用连杆体(6)连接,其中,所述孔(7)构造在所述连杆体(6)中,其中,所述连杆(1)还由金属的粉末按照烧结方法制造,为此,将所述粉末成对应的形状挤压成生坯,将所述孔(7)引入到所述生坯中并且此后对所述生坯进行烧结。所述孔(7)从详细连杆脚(5)和详细连杆头(4)出发作为第一子孔和第二子孔引入到所述生坯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由烧结材料制造连杆的方法,所述连杆具有至少一个具有中轴线的孔、在连杆头(Pleuelkopf)中的第一连杆孔和在连杆脚(Pleuelfuβ)中的第二连杆孔,其中,所述连杆头与所述连杆脚利用连杆体连接,其中,所述孔构造在所述连杆体中,其中,所述连杆还由金属的粉末按照烧结方法制造,为此,将所述粉末成对应的形状挤压成生坯、将所述孔引入到所述生坯中并且此后对所述生坯进行烧结。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由金属的烧结材料构造的连杆,所述连杆具有至少一个具有中轴线的孔、在连杆头中的第一连杆孔和在连杆脚中的第二连杆孔,其中,所述连杆头与所述连杆脚利用连杆体连接,其中,所述孔构造在所述连杆体中,其中,所述孔还引入到用于所述连杆的生坯中。
背景技术
用于制造孔的生坯加工本身在烧结技术中已经已知。因此,例如WO02/070174A1描述一种用于制造烧结的具有至少一个孔的金属构件的方法,其中,将粉末混合物热压成生坯、接着借助切削的加工方法将至少一个孔引入到生坯中并且随后对生坯进行烧结。
WO2011/101074A1描述一种用于制造构件、尤其是连杆的方法,所述连杆具有孔和至少部分调质处理的孔表面,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烧结生坯;将孔设置在生坯中;对生坯进行烧结;并且对孔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进行调质处理,而不对要调质处理的孔表面进行事先加工。
对具有小的连杆孔的连杆的制造是有问题的,因为所述连杆孔利用传统方法不再能经济地利用已知的方法进行热处理,例如调质处理和/或蒸汽处理或离子渗氮。出于这个原因行业转向到在连杆体中设置孔,通过所述孔可以将润滑剂从大的连杆孔输送给小的连杆孔。这样的连杆例如在压缩机中使用。所述孔可以在这些应用中具有小于2mm的直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可以在连杆体中经济地以高精确性制造这样的孔。
本发明的任务在文首提及的方法中通过以下方式解决,即,将所述孔从所述连杆脚和所述连杆头出发作为第一子孔和第二子孔引入到所述生坯中。
此外,本发明的任务利用文首提及的连杆解决,其中,所述孔从连杆脚和连杆头出发作为第一子孔和第二子孔引入到所述生坯中。
在此有利的是,通过从两侧制造孔可以使用较短的钻头,由此可以改善孔的精确性,因为较短的钻头不太易于在钻孔时弯曲。此外,因此钻头并且主要是生坯的热负载可以在钻孔时降低,因为用于制造子孔的加工时间短于用于制造整个孔的加工时间。因此,产生的热可以较好地从连杆体导出。
优选地,所述孔的各半部分别由两个子孔制造,因为因此可以进一步改善在前提及的效果。
此外有利的是,按照所述方法的一种实施变型方案,所述第一子孔和所述第二子孔同时实施,由此可以减少总钻孔时间并且因此还可以减少通过钻孔对生坯的热负载的总时间。
优选地,所述方法用于制造具有直径x和沿中轴线方向至少2x的长度的孔,其中,这个直径x按照另一种实施变型方案小于或等于2mm。尤其是对于这样的孔,所述方法证实为有利的,因为具有这样的尺寸的孔在大量生产中可较难以非常高的精确性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巴烧结奥地利有限公司,未经米巴烧结奥地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20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