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无网结网版的正面细栅浆料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1966.2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3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孟淑媛;谢继锋;刘友朋;左晨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光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22 | 分类号: | H01B1/22;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浆料 有机载体 溶剂 结网 细栅 玻璃粉 触变剂 醋酸丁酸纤维素树脂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乙基纤维素树脂 功能性树脂 无机添加剂 太阳能电池 短路电流 填充因子 有机成份 有机助剂 转化效率 饱满性 高宽比 平整性 双玻璃 有机硅 树脂 线宽 银粉 应用 搭配 印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无网结网版的正面细栅浆料,所述细栅浆料的组成成份包括:85‑90%的银粉,1‑4%的玻璃粉,7‑12%的有机载体,以及微量的无机添加剂和有机助剂。其中玻璃粉为双玻璃粉体系,其中有机载体包括乙基纤维素树脂,醋酸丁酸纤维素树脂及其它功能性树脂和溶剂,触变剂,有机硅,助剂等。本发明有机载体注重溶剂的选择方法,及溶剂与树脂和触变剂之间的溶解性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通过合理的有机成份之间的搭配使浆料能够在24‑28um线宽的无网结网版上流畅印刷,并且线型饱满性与平整性及高宽比都非常好,这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填充因子和短路电流,从而提高转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太阳能电池用正面细栅银浆浆料,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无网结网版的正面细栅浆料。
背景技术
目前的晶硅太阳电池二次印刷工艺中,存在主栅浆料与细栅浆料匹配性问题,即不同玻璃体系的主栅浆料与不同玻璃体系的细栅浆料搭配存在效率偏低或拉力偏低问题,这使得部分采用二次印刷电池片厂的降本增效目的难以实现,故急需开发一种兼容性好和工艺窗口宽的细栅浆料。
在光伏行业中,丝网印刷工艺由于技术成熟、工艺简单且精度容易控制,被广泛用于形成太阳电池的正面电极。近年来,常规工艺的太阳电池效率进一步提升变得愈加困难。超细栅太阳电池技术可以减少遮光损失,进一步优化副栅线的高宽比,在现有生产设备和工艺的基础上可快速实现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因而广受关注。然而随着副栅线开口的降低,由于传统网纱网版(斜交绷网)本征的缺陷,网结的遮挡弊端愈发明显,势必会影响超细栅印刷和副栅线开口进一步变窄的趋势,所以光伏产业对于无网结网版的需求愈加强烈。
目前常规正面银浆在无网结网版上的印刷普遍存在断栅偏多或者高宽比小等缺点,严重阻碍了晶硅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提升,所以开发出能适应无网结网版的正面细栅浆料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无网结网版的正面细栅浆料。该方案改善细栅浆料与不同玻璃体系主栅浆料的兼容性问题,同时改善浆料在无网结网版上的印刷性能,提高浆料的高宽比和减少断栅,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正面细栅浆料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银粉80-90%,玻璃粉1-3%,有机载体6-10%,以及有机和无机助剂余量,所述有机载体包括有溶剂、助剂、树脂和触变剂,所述的所述有机载体中溶剂的选择依据是对无网结网版浸润性好,同时对硅片浸润性差的溶剂,然后选择树脂及触变剂与溶剂之间的相容性能达到最佳,使有机载体各组分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最大。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玻璃粉采用双玻璃粉体系,一种为高铅玻璃,另一种为无铅玻璃。采用高铅与无铅双玻璃体系可以与不同玻璃粉体系的主栅浆料搭配,兼容性好,使用窗口范围宽。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溶剂占有机载体质量百份比为60-80%,有机溶剂选自松油醇,醇酯十二,1-苯氧基-2-丙醇,DBE,己二酸二甲酯,戊二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柠檬酸三丁酯,二乙二醇二丁醚,二乙二醇单丁醚,三乙二醇单甲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助剂占有机载体质量百分比为10-20%,助剂包括有分散剂、表面活性剂、有机硅润滑剂和消泡剂。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树脂占有机载体质量百分比为1-15%,树脂选自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松香树脂,醋酸丁酸纤维素,醋酸丙酸纤维素,聚乙烯醇缩丁醛,热塑性树脂及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触变剂占有机载体质量百分比为1-8%,触变剂选自聚酰胺钠、氢化蓖麻油、气相二氧化硅中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设置是该正面细栅浆料适应无网结网版印刷工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光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光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19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