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可靠的便于快速充电的新能源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41004.7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3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蒙泽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贝优通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24 | 分类号: | B60L53/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机构 新能源汽车 快速充电 凹口 移动机构 保护板 充电装置 升降组件 充电板 底盘 车壳 充电线圈 隔离保护 检测组件 平移组件 平移块 障碍物 减小 气缸 车轮 充电 脱离 覆盖 汽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可靠的便于快速充电的新能源汽车,包括底盘、车壳和四个车轮,底盘的远离车壳的一侧设有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包括保护板、第一凹口和两个第二凹口,第一凹口内设有充电机构,第二凹口内设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平移组件、平移块和气缸,充电机构包括充电板、检测组件和四个升降组件,该安全可靠的便于快速充电的新能源汽车通过保护板对第一凹口进行覆盖,隔离保护内部的充电机构,防止充电机构与路面的障碍物发生碰撞而损坏,当需要充电时,移动机构带动保护板脱离第一凹口的下方,而后充电机构中升降组件带动充电板下降,减小其与充电线圈的距离,便于对汽车快速充电,从而提高了该新能源汽车的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可靠的便于快速充电的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ECV)、氢发动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等。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无线充电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将两者结合起来,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可无线充电的功能,通过在路面上设置初级线圈,新能源汽车路面无线充电技术的主要原理为,在路面内埋设线圈,通过给这些线圈通上交流电,随着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改变,线圈周围的磁场强度和方向也不断改变,形成一个交互磁场。这时,车辆底盘内的线圈就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内部产生一个交互电流,通过一系列电路整流后,实现给新能源汽车充电。但是,现有的新能源汽车中,由于底盘的位置固定不变,距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导致底盘内的线圈无法贴近地面,导致该线圈的所处的磁场的磁通量和磁感应强度十分弱小,因此降低了充电效率,难以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功能,且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板大都设置在底盘上,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容易与路面上的低矮障碍物发生摩擦碰撞,导致充电板损坏,进而降低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便于快速充电的新能源汽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便于快速充电的新能源汽车,包括底盘、车壳和四个车轮,所述车壳固定在底盘的上方,四个车轮分别位于底盘的四角处,所述底盘的远离车壳的一侧设有充电装置;
所述充电装置包括保护板、第一凹口和两个第二凹口,所述第一凹口的形状为方形,所述第二凹口的形状为条形,所述第一凹口位于两个第二凹口之间,所述保护板盖设在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的下方,所述第一凹口内设有充电机构,所述第二凹口内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与保护板传动连接;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平移组件、平移块和气缸,所述平移组件与平移块传动连接,所述气缸的缸体固定在平移块的下方,所述气缸的气杆的底端与保护板固定连接,所述气缸与PLC电连接;
所述充电机构包括充电板、检测组件和四个升降组件,四个升降组件分别位于充电板的四角处的上方,所述升降组件与充电板传动连接,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充电板的一侧;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移动块、固定块、伸缩架、滑块、滑轨和驱动单元,所述固定块固定在第一凹口内的底部,所述驱动单元与移动块传动连接,所述滑轨的形状为U形,所述滑轨的两端均固定在充电板的上方,所述滑块套设在滑轨上,所述伸缩架的底端的两侧分别与充电板和滑块铰接,所述伸缩架的顶端的两侧分别与移动块和固定块铰接。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平移块移动,所述平移组件包括第一电机、轴承和丝杆,所述第一电机和轴承分别固定在第二凹口内的两端,所述第一电机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设置在轴承内,所述平移块套设在丝杆上,所述平移块的与丝杆的连接处设有与丝杆匹配的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贝优通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贝优通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10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