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电子级玻璃纤维中残留微气泡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9253.2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6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宁祥春;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3/00 | 分类号: | C03C13/00;C03C1/00;C03B5/225;C03B5/18;C03B37/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456550 河南省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级玻璃纤维 消泡 微气泡 玻璃原料 玻璃液 残留 真空消泡 熔制 尾气 玻璃液成型 氮氧化物 环保要求 粒度级配 粒径颗粒 排空气体 尾气净化 原料粒子 澄清剂 对消 配比 粒子 净化 优化 | ||
1.一种减少电子级玻璃纤维中残留微气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原料准备、玻璃原料熔制、玻璃液消泡、尾气净化、玻璃液真空消泡、玻璃液降温和玻璃液成型,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玻璃原料准备:将玻璃原料粒子采用纯净水或者去离子水进行漂洗,然后,自然晾干或者通过大型风扇吹干,并根据一定的粒度级分配玻璃原料粒子中的长石、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纯碱和芒硝;
玻璃原料熔制:将玻璃原料粒子置于窑炉内,由室温升至1600~1700℃,并保温2~3h,制得玻璃液;
玻璃液消泡:在1600~1650℃的玻璃液中加入适量澄清剂,澄清剂占玻璃原料总量的1-3.5%,澄清时间是90~180分钟,澄清剂在高温下生成大量溶解于玻璃液中的气体,向残留于玻璃液中的气泡进行渗透,从而带走玻璃液中的微小气泡;
尾气净化:利用排气罩收集消泡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并利用风机将尾气送至脱硝装置中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后的尾气降温后再排放到大气中;
玻璃液真空消泡:将玻璃液置于真空环境下进行真空消泡,保压5-30分钟,通过可控的真空度来促使高温玻璃液由于压力而逸出,提高气泡的排出能力;
玻璃液降温:将澄清后的玻璃液的温度降至1610℃,并保温1.5~2h;
玻璃液成型:在1610℃温度下利用漏板对玻璃液进行拉丝成型,制得电子级玻璃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电子级玻璃纤维中残留微气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原料准备步骤中,玻璃原料粒子中的长石、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纯碱和芒硝按照以下粒度级进行分配:长石,粒径为0.1-0.25mm的长石颗粒占总长石量的70-75wt%,粒径为0.4-0.55mm的长石颗粒占总长石量的25-30wt%;石英砂,粒径为0.1-1mm的石英砂颗粒占石英砂总量的85-90wt%,粒径为0.05-0.1mm的石英砂颗粒占石英砂总量的10-15wt%;石灰石,粒径为0.08-0.15mm的石灰石颗粒占石灰石总量的15-20wt%,粒径为2.5-3.0mm的石灰石颗粒占石灰石总量的80-85wt%;白云石,粒径为0.05-0.2mm的白云石颗粒占白云石总量的15-20wt%,粒径为2.0-2.5mm的白云石颗粒占白云石总量的80-85wt%;纯碱,粒径为0.1-1mm的纯碱颗粒占纯碱总量的70-75wt%,粒径为0.05-0.1mm的纯碱颗粒占纯碱总量的25-30wt%,芒硝,粒径为0.1-1mm的芒硝颗粒占芒硝总量的85-90wt%,粒径为0.08-0.1mm的芒硝颗粒占芒硝总量的10-15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电子级玻璃纤维中残留微气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原料熔制步骤中,加入适量硼酸和萤石做助熔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电子级玻璃纤维中残留微气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原料熔制步骤中,升温速率3~5℃/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电子级玻璃纤维中残留微气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净化步骤中,脱硝装置向尾气中喷入NH3,尾气和NH3混合均匀后一起通过SCR反应器,在催化剂作用下,将NOx还原成无害的N2和H2O,达到良好的净化效果,所述SCR反应器是填充了催化剂(如V2O5-TiO2)的反应器,用于将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氨气催化转化成无毒无害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电子级玻璃纤维中残留微气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净化步骤中,控制尾气的温度约为280~4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电子级玻璃纤维中残留微气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液降温步骤中,降温速率为1~3℃/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925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