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度等级为C40的废砖粗骨料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5209.4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5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飞;王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钟国 |
地址: | 47306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砖 制备 再生混凝土 粗骨料 碎砖 预处理 搅拌机 高效减水剂 混凝土成本 混凝土成型 粉煤灰 公称粒径 泥砂杂质 水泥砂浆 和易性 配比量 细骨料 总水量 砂浆 硅灰 碎石 混凝土 破碎 养护 水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度等级为C40的废砖粗骨料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废砖的预处理:清除废砖表面的水泥砂浆、泥砂杂质,破碎,筛分,得到公称粒径在5~20mm之间的碎砖;(2)按配比量向搅拌机中投入细骨料、水泥、粉煤灰、硅灰和高效减水剂,搅拌均匀后,加入总水量的30%的水,待砂浆充分搅拌后再投入碎砖和碎石,继续搅拌至均匀,然后加入剩余的水,继续搅拌至混凝土均匀;(3)混凝土成型,养护。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再生混凝土,既具有可靠的强度、和易性及耐久性,而且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废砖材料,降低混凝土成本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度等级为C40的废砖粗骨料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正处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城镇化发展必将伴随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尤其是农村建筑中最常采用的砖砌体材料。据统计,旧城改造的建筑垃圾中废砖占50%~70%,建筑施工的建筑垃圾中废砖占30%~50%,如果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农村,露天堆放或填埋,将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有效减轻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破坏问题,减少废弃砖块的数量,做到可持续协调发展,发展以废砖为主要原料的再生混凝土建材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然而,废砖材料具有吸水率大、压碎值大、质量轻等特点,利用废砖材料制备粗骨料并部分代替砂石骨料进而制备所得的再生混凝土具有和易性差、强度低、耐久性差等缺点。废砖粗骨料的取代率不可过高,大量试验证明,当取代率超过50%时,强度的下降在40%左右。取代率如果过小,再生混凝土的应用意义、经济性均不大。而目前废砖粗骨料再生混凝土的研究仅局限于提高其某种性能(例如强度),或者只追求其经济性,大量甚至百分百的用废砖碎块取代碎石骨料。
碎砖具有较多的空隙,如果按照目前常规的一次性加水的搅拌制度进行搅拌,废砖表面因没有东西包裹将直接与水接触,导致大量水分被废砖吸收,不利于水泥浆的形成以及水泥水化过程的进行,导致混凝土和易性、强度、耐久性均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及的利用废砖制备再生混凝土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等级为C40的废砖粗骨料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强度等级为C40的废砖粗骨料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废砖的预处理:清除废砖表面的水泥砂浆、泥砂杂质,破碎,筛分,得到公称粒径在5~20mm之间的碎砖;
(2)向搅拌机中投入细骨料、水泥、粉煤灰、硅灰和高效减水剂,搅拌均匀后,加入总水量的30%的水,待砂浆充分搅拌后再投入碎砖和碎石,继续搅拌至均匀,然后加入剩余的水,继续搅拌至混凝土均匀,所述水泥、水、碎砖、碎石、细骨料、粉煤灰、硅灰和高效减水剂的质量比为315∶185∶410∶616∶513∶90∶45∶6;
(3)混凝土成型,养护。
优选地,所述废砖为抗压强度符合GB 5101-2003的MU10级砖,所述碎砖的表观密度为1610kg/m3,含泥量不大于0.2%,泥块含量不大于0.1%,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0.5%。
优选地,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
优选地,所述碎石的表观密度为2700kg/m3,公称粒径范围在5~40mm之间。
优选地,所述细骨料为符合GB/T 14684-2001级配2区的中砂。
优选地,所述粉煤灰为符合GB/T 1596-2005的I级特细粉煤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师范学院,未经南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52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