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玉米穗捡拾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4481.0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6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韩宪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宪章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A01D8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临***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捡拾 | ||
本发明公开了玉米穗捡拾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该机由铲头梳齿组(1)、动铲齿(2)、导流槽(3)、限深托板组(4)、地爪轮(5)、传动箱总成(6)、四杆悬挂架(7)、悬挂尾绞座(8)、双曲柄锯齿摇臂(9)、分禾器(10)、倒刺助升器(11)共11部分组成。捡拾机安装在收获机割台前被收获机推行前进,铲头梳齿贴地面前搓遇到落地玉米穗时会将玉米穗从其下方铲起,动铲齿从玉米穗下方插入并挑起落在逐级向上后方的定梳齿组及导流槽上,曲柄每转一周玉米穗就被沿导流槽向后上方跳升一步,如此间歇运动玉米穗被升运到顶端后落到收获机割台。由此实现了对掉落地玉米穗的同时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安装在玉米收获机割台前端的原分禾器部位,随玉米收获机收获作业同时能够捡拾回收掉落地面玉米穗的创新农业机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玉米收获机械对掉落地上的玉米穗均不具有捡拾功能。因此,收获机作业过后有百分之十甚至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玉米穗掉落地上没能同时收回。如果按2016年全国玉米总产量2175亿公斤估算,有高达217.5至1987.5亿公斤玉米穗掉落地面不能一次收回。落穗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收获前由于风刮摇动、水侵倒伏、虫害磕咬掉落;二是由于倒伏严重,收获机分禾器扶起过程中振动掉落在割台前落地;三是正常直立收割时碰撞掉落在割台前部未能进入割台;上述情况以一、二类为多,晚收玉米尤为严重。玉米穗散落地里弃之可惜不得不重新人工捡拾,这不但耗费巨大人工而且其中有40%由于收获机的轮胎压过(五条垄沟的两条垄沟)而碎在土里无法收回。此问题至今无论国内国外均未见到实用解决方案和相关实用设备。本发明就是针对这一问题,研制成了对掉地玉米穗具备捡拾功能同时也具有分禾器功能的玉米穗捡拾机。本机具安装在玉米收获机割台前原分禾器位置,随玉米收获机收获作业同时能够捡拾回收掉地玉米穗,从而实现了玉米穗一次全部收获回收。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玉米收获机边正常收获边对地面落穗捡拾,玉米穗捡拾机结构由如下11个部分组成(图1):1、铲头梳齿组;2、动铲齿组;3、导流槽;4、限深托板组;5、地爪轮;6、传动箱;7、四杆悬挂架;8、悬挂尾绞座;9、双曲柄锯齿摇臂;10、分禾器;11、倒刺助升器。上述机构通过悬挂尾绞座安装在玉米收获机的原分禾器部位(取掉原分禾器),即可在收获机的割台前随收获机起落前行同时作业。
附图说明:
图1:玉米穗捡拾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铲头梳齿组;2、动铲齿组;3、导流槽;4、限深托板组;5、地爪轮;6、传动箱;7、四杆悬挂架;8、悬挂尾绞座;9、双曲柄锯齿摇臂;10、分禾器;11、倒刺助升器。
图2:玉米穗捡拾机工作原理图
图中:12、玉米收获机收割台;13、垄沟;14、被捡拾玉米穗。(其它序号1~11同图1)
图3:铲头梳齿组方位布置前视图(不含动铲齿、分禾器)
图中:4a、限深底托板,4b、限深两侧托板,3b-1、导向鱼骨板。(其它序号同图1)
图4:铲头梳齿组方位布置俯视图(不含动铲齿、分禾器)(其它序号同图1)
图5:动铲齿组及双曲柄锯齿摇臂轴侧视图
图中:2、动铲齿组,2a、动铲齿边齿,2b、动铲齿中齿,2c、倒钩棘爪组,9、双曲柄锯齿摇臂,9a、双排倒向锯齿,9b、双曲柄,9c、后绞接点关节机构。(其它序号同图1)
图6:轴侧视图
图中:10、分禾器,10a、分禾器尾端横绞轴,10b、分禾器绞轴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宪章,未经韩宪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44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导管固定装置
- 下一篇:缓解腰背疲劳的磁疗护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