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对突发性苯胺污染的水处理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9312.8 | 申请日: | 2019-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7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翠梅;朱君妍;张凯歌;张绍广;艾萍;孙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胺 水处理技术 混合液 高锰酸钾 生活饮用水标准 超滤膜系统 活性炭 苯胺去除 技术处理 水质指标 超滤 出水 吸附 原水 去除 污染 | ||
1.一种应对突发性苯胺污染的水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粉末活性炭、高锰酸钾和浸没式超滤膜过滤系统对苯胺等污染物有一定的处理效果,将其组合为PAC—KMnO4—超滤膜过滤技术,对水源水中苯胺及其他污染物进行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滤膜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超滤膜为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有效膜面积为20 m2,外形尺寸D×L为147 mm×1327 mm,重量为18 kg,膜截留分子量为80000,pH值适用范围为过滤时1~10,化学清洗时0~12。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超滤膜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设置的运行条件分别为最大进水流量2.0 m3/h,最大反洗流量3.0 m3/h,最大空气流量4.5 Nm3/h,最大跨膜压差100kPa,最高使用温度4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对突发性苯胺污染的水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投加最佳吸附和氧化试剂分别为水处理用粉末活性炭(PAC)和高锰酸钾(KMnO4)。
5.如权利要求1与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对突发性苯胺污染的水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 每升原水中PAC 的投加量为55 mg~65 mg,混合均匀5 min后以90 r/min速率搅拌,吸附时间为20 min~30min。
6.如权利要求1与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对突发性苯胺污染的水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每升原水中KMnO4 的投加量为2.4 mg~3.0 mg,氧化时间为30 min~50min。
7.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2与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对突发性苯胺污染的水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超滤膜系统处理时间为30 min~45 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931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中嗅味物质的去除技术
- 下一篇:一种化工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