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合油加氢装置和叠合油加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8491.3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4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国;朱学军;王鑫泉;刘凯祥;王宁;徐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65/06 | 分类号: | C10G6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合 加氢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合油加氢装置和叠合油加氢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一段加氢进出料换热器、一段加氢反应器、二段加氢进出料换热器、二段加氢反应器、加氢分离装置、加氢循环泵、循环氢压缩机吸入罐、循环氢压缩机。本发明可以处理所有富含碳八烯烃的物料,包括碳四齐聚物、碳四烯烃选择性叠合产物、碳四烯烃非选择叠合产物等富含富含碳八烯烃的油品,将其加氢为高辛烷值汽油产品,同时将余热回收,提高了装置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烯烃加氢领域,更进一步说,涉及一种叠合油加氢装置和叠合油加氢方法。
背景技术
由C2~C6烯烃经叠合或齐聚反应得到的富含C4~C12的烯烃混合物可直接作为化工原料,或经加氢饱和所得到的烷烃可用作汽油和柴油组分或作为有机溶剂使用。近年来,随着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对汽油中烯烃含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市场对异构烷烃的需求急剧增加,尤其是烷基化油和化工产品,由丙烯或丁烯经叠合-加氢制取多支链的异构烷烃作为汽油高辛烷值组分的技术路线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在炼油工业中,将其称为“间接烷基化”技术。
CN1381549A公开了一种混合碳四齐聚-加氢生产异辛烷和车用液化石油气的方法,包括碳四叠合生成异辛烯以及异辛烯的加氢方法,但该技术不涉及具体加氢装置和方法,工业应用无法具体实施。
CN1258503C公开了一种制备异辛烷的方法,是以混合辛烯(混合C8烯烃)为原料,先使用钴催化剂或铑催化剂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氢甲酰化反应获得异壬醛,未反应的异辛烯进一步加氢得到异辛烷。该方法属于精细化工领域,制备异辛醛的同时联产异辛烷,不能大规模应用于异辛烯的加氢流程,尤其是生产高辛烷值汽油领域。
CN101209951A公开了一种烯烃的催化加氢方法,与常规烯烃加氢方法不同,采用催化精馏的方法,将反应和分离在一台塔内进行,该方法理念比较先进,但尚不成熟,属于须待工业化验证催化精馏的加氢方法。
因此,本领域尚需一种具有实际工业应用价值的叠合油加氢工艺。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叠合油加氢装置和利用该装置的叠合油加氢方法。本发明可以处理所有富含碳八烯烃的物料,包括碳四齐聚物、碳四烯烃选择性叠合产物、碳四烯烃非选择叠合产物等富含富含碳八烯烃的油品,将其加氢为高辛烷值汽油产品,同时将余热回收,提高了装置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叠合油加氢装置,所述叠合油加氢装置包括:一段加氢进出料换热器、一段加氢反应器、二段加氢进出料换热器、二段加氢反应器、加氢分离装置、加氢循环泵、循环氢压缩机吸入罐、循环氢压缩机;
富含烯烃的叠合油进料管线依次连接一段加氢进出料换热器、一段加氢反应器入口;
一段加氢反应器出口依次连接二段加氢进出料换热器、二段加氢反应器入口;
二段加氢反应器出口依次连接二段加氢进出料换热器、一段加氢进出料换热器、加氢分离装置;
所述加氢分离装置顶部出料管线分为两路,一路依次连接循环氢压缩机吸入罐、循环氢压缩机,另一路作为加氢尾气采出管线;所述加氢分离装置底部出料管线分为两路,一路连接加氢循环泵后与富含烯烃的叠合油进料管线合并,然后连接一段加氢进出料换热器;另一路作为叠合油加氢产品采出管线或连接汽提塔系统;
循环氢压缩机出口管线与富含烯烃的叠合油进料管线合并,然后连接一段加氢进出料换热器;
新鲜氢气进料管线连接循环氢压缩机吸入罐。
进一步地,循环氢压缩机出口管线分为两路,一路与富含烯烃的叠合油进料管线合并后连接一段加氢进出料换热器,另一路连接二段加氢反应器中部。
根据本发明,所述加氢分离装置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84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