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合油加氢装置和叠合油加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8491.3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4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国;朱学军;王鑫泉;刘凯祥;王宁;徐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65/06 | 分类号: | C10G6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合 加氢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叠合油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叠合油加氢装置包括:一段加氢进出料换热器、一段加氢反应器、二段加氢进出料换热器、二段加氢反应器、加氢分离装置、加氢循环泵、循环氢压缩机吸入罐、循环氢压缩机;
富含烯烃的叠合油进料管线依次连接一段加氢进出料换热器、一段加氢反应器入口;
一段加氢反应器出口依次连接二段加氢进出料换热器、二段加氢反应器入口;
二段加氢反应器出口依次连接二段加氢进出料换热器、一段加氢进出料换热器、加氢分离装置;
所述加氢分离装置顶部出料管线分为两路,一路依次连接循环氢压缩机吸入罐、循环氢压缩机,另一路作为加氢尾气采出管线;所述加氢分离装置底部出料管线分为两路,一路连接加氢循环泵后与富含烯烃的叠合油进料管线合并,然后连接一段加氢进出料换热器;另一路作为叠合油加氢产品采出管线或连接汽提塔系统;
循环氢压缩机出口管线与富含烯烃的叠合油进料管线合并,然后连接一段加氢进出料换热器;
新鲜氢气进料管线连接循环氢压缩机吸入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油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
循环氢压缩机出口管线分为两路,一路与富含烯烃的叠合油进料管线合并后连接一段加氢进出料换热器,另一路连接二段加氢反应器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油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氢分离装置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之一:
A)所述加氢分离装置包括加氢热分离罐、加氢后冷器和加氢冷分离罐;
二段加氢反应器出口连接二段加氢进出料换热器、一段加氢进出料换热器后连接加氢热分离罐,加氢热分离罐顶部依次连接加氢后冷器和加氢冷分离罐,加氢冷分离罐顶部出料管线分为两路,一路连接循环氢压缩机吸入罐,另一路作为加氢尾气采出管线;加氢冷分离罐底部连接加氢热分离罐;加氢热分离罐底部出料管线分为两路,一路连接加氢循环泵后与富含烯烃的叠合油进料管线合并,然后连接一段加氢进出料换热器;另一路作为叠合油加氢产品采出管线或连接汽提塔系统;
B)所述加氢分离装置包括加氢后冷器和加氢分离罐;
二段加氢反应器出口连接二段加氢进出料换热器、一段加氢进出料换热器后依次连接加氢后冷器和加氢分离罐,加氢分离罐顶部出料管线分为两路,一路连接循环氢压缩机吸入罐,另一路作为加氢尾气采出管线;加氢分离罐底部出料管线分为两路,一路连接加氢循环泵后与富含烯烃的叠合油进料管线合并,然后连接一段加氢进出料换热器;另一路作为叠合油加氢产品采出管线或连接汽提塔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叠合油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提塔系统包括汽提塔、汽提塔冷凝器、汽提塔再沸器、加氢汽油冷却器;
加氢分离装置底部出料管线与汽提塔连接;
汽提塔塔顶设置有汽提塔冷凝器,塔底设置有汽提塔再沸器;汽提塔塔底与加氢汽油冷却器连接;
汽提塔冷凝器出口连接有汽提塔排放气管线;
加氢汽油冷却器出口连接有叠合油加氢产品采出管线。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装置的叠合油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富含烯烃的叠合油原料经一段加氢、二段加氢后得到加氢汽油;优选地,所述富含烯烃的叠合油原料为直链或支链的C2~C6烯烃经叠合或齐聚反应得到的富含C4~C12的烯烃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849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