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热率提高的核燃料粒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7922.4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4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金东奭;金东主;吴将洙;金健湜;金钟宪;梁宰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原子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21C21/02 | 分类号: | G21C21/02;G21C3/6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郑小粤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导热金属 混合物 导热率 板状 核燃料烧结体 核燃料粉末 热处理 取向性 烧结体 核燃料 氧化物 粒料 成型 | ||
1.一种导热率提高的核燃料烧结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a),制备包括氧化物核燃料粉末和板状导热金属粉末的混合物;及
步骤(b),以使在所述混合物中的所述板状导热金属粉末沿水平方向具有取向性的方式进行成型,然后进行热处理,以制备核燃料烧结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率提高的核燃料烧结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a)中,氧化物核燃料粉末的平均粒径为0.1μm至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率提高的核燃料烧结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a)中,氧化物核燃料粉末包括选自由氧化铀、氧化钚及氧化钍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率提高的核燃料烧结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a)中,板状导热金属粉末的相对于厚度的平均宽度比为10至3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率提高的核燃料烧结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a)中,板状导热金属粉末的平均宽度为1μm至900μm,且厚度为0.1μm至3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率提高的核燃料烧结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a)中,板状导热金属粉末平面的平均纵横比为1至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率提高的核燃料烧结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a)中,板状导热金属粉末包括选自由钼、铬、钨、铌、钌、钒、铪、钽、铑及锆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且所述板状导热金属粉末的含量相对于所述氧化物核燃料粉末为1体积%至20体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率提高的核燃料烧结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a)中,板状导热金属粉末通过磨碎球形导热金属粉末的工序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率提高的核燃料烧结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b)步骤中,成型在100MPa至500MPa的压力下进行,热处理在1300℃至1800℃的温度下进行1小时至20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率提高的核燃料烧结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a)中添加将可燃吸收材料添加到氧化物核燃料粉末中的步骤,或在所述(b)步骤之后添加将可燃吸收材料涂覆所述核燃料烧结体上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热率提高的核燃料烧结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燃吸收材料包括选自由钆、硼、铒及镝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可燃吸收材料的含量相对于所述氧化物核燃料粉末为0.5重量%至20重量%。
12.一种导热率提高的核燃料烧结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氧化物核燃料基质;及
板状导热金属排列,在所述氧化物核燃料基质中以沿水平方向具有取向性的方式分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热率提高的核燃料烧结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化物核燃料基质包括选自由氧化铀、氧化钚及氧化钍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热率提高的核燃料烧结体,其特征在于,
板状导热金属排列的相对于厚度的平均宽度比为10至300。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热率提高的核燃料烧结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状导热金属排列的平均宽度为1μm至900μm,厚度为0.1μm至3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原子力研究院,未经韩国原子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792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