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车机械部件状态感知传感器优化布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7263.4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6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汪煌;杜红梅;何宙;李夫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总公司;成都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伍星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车 机械 部件 状态 感知 传感器 优化 布局 方法 | ||
1.一种机车机械部件状态感知传感器优化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建立机车多体动力学模型,搭建整车模型;
(b)在模型中建立一系悬挂、二系悬挂,所述一系悬挂、二系悬挂中所有的悬挂元件均采用弹簧阻尼单元模拟,并将所有的非线性特性考虑在内;
(c)在整车模型中的转向架构架上选定N个横向振动监测点,其中N≥2;
(d)在动力学仿真中采用Hertz接触理论计算法向接触,再计算切向接触,得到接触压力分布Pz;
(e)从Pz中提取各测点振动加速度数据,将所得数据经过滤波,得到不同监测点构架横向加速度时域图;
(f)从构架横向加速度时域图中提取各测点横向振动加速度数据,统计构架横向加速度峰值:采用10Hz低通滤波,当构架横向加速度峰值有连续六次以上达到极限值8~10m/s2或超过极限值10m/s2,判定构架横向失稳;
(g)分析构架横向失稳下各监测点的敏感度,敏感度越低,越不适合安装检测构架横向加速度的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车机械部件状态感知传感器优化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模型的搭建包括以下步骤:
(A)在前处理部分选择轮对类型,输入车轮半径、轨距、轮径内测距,生成轮对;
(B)复制轮对,添加构架、轴箱、一系弹簧部件,搭建转向架;
(C)复制转向架,添加车体和空气弹簧部件,搭建整车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车机械部件状态感知传感器优化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系悬挂将轮对和构架连接在一起,一系悬挂由钢簧、转臂和垂向减振器组成,一系悬挂的定位刚度由转臂节点提供;所述二系悬挂将构架和车体连接在一起,二系悬挂由两个空气弹簧、两个横向减振器、两根牵引拉杆和横向止挡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车机械部件状态感知传感器优化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横向振动监测点,包括沿转向架的轴线左右对称分布的若干组监测点,以及位于转向架的轴线上的至少一个监测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车机械部件状态感知传感器优化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接触压力分布Pz的计算过程中,向模型中施加美国六级轨道不平顺的功率密度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车机械部件状态感知传感器优化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压力分布Pz的计算方法为:
(1)设轮轨垂向间隙z(x,y)=Ax2+By2,其中A、B分别为纵向和横向相对曲率,A、B的表达式为:
其中,Rwx为车轮沿纵向的曲率半径;Rrx为钢轨沿纵向的曲率半径;Rwy为车轮接触点处横向曲率半径;Rry为钢轨接触点处横向曲率半径;
(2)根据Hertz接触理论计算接触斑长半轴a和短半轴b:
其中,m和n为Hertz接触参数;P为轮轨法向力;G*为材料参数;
(3)计算中间变量η:
(4)计算轮轨接触时的刚性接近量δ0;
其中r为Hertz接触参数;
(5)得到接触压力分布Pz: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车机械部件状态感知传感器优化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参数G*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vw和Ew分别为车轮材料的泊松比和弹性模量;vr和Er分别为钢轨材料的泊松比和弹性模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车机械部件状态感知传感器优化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g)中分析敏感度时,首先判断同侧测点受安装约束影响大小,再判断对称测点信号是否存在差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总公司;成都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总公司;成都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72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