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熟艾茶饼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5905.7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9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守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仲景源艾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41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饼 艾草 干燥处理 高压成型 加工步骤 洁净处理 杀青处理 脱水处理 清香气 艾尖 采茶 嫩尖 制取 贮存 清香 采摘 保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熟艾茶饼及其加工工艺:包含采茶—筛茶—洁净处理—脱水处理—杀青处理—人工搓茶—第一次干燥处理—高压成型—第二次干燥处理加工步骤,艾尖采摘艾草嫩尖顶部2—3叶为原料,通过以上工艺制取的艾茶饼具有清香持久、艾草清香气足、艾草药效保留全面的优点,且将艾茶制成艾茶饼更加利于长期贮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熟艾茶饼。
背景技术
艾性温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又被称为“医草”。现代药理发现,艾叶挥发油含量多,1.8-桉叶素(占50%以上),其它有α-侧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风干叶含矿物质10.13%,脂肪2.59%,蛋白质 25.85%,以及维生素A、B1、B2、C等。灸用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故(《孟子》)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
目前以艾制茶基本采用干叶“共研粗末”制成粉状泡水冲服,艾在其中起到辅助药效作用,往往流露出艾本身的清香属性较少。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较为成熟的以艾为主材且唯一主材的艾茶。艾草制成的茶一般不需要通过炒制,因此储存时要求的储存条件较为严苛,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艾茶过于干枯失味,或者回潮导致变质。因此通过一种工艺方式将艾茶压制成饼来便于艾茶的常温贮存也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充分流露艾本身清香属性且便于储存的熟艾茶饼。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熟艾茶饼:由以下制作步骤加工制成:
步骤1:采茶:采摘艾尖作为艾茶饼主要制作原料,艾尖为艾草顶部2—3嫩叶;
步骤2:筛茶:采用人工筛选,得到尺寸均匀的艾尖原料;
步骤3:洁净处理:将步骤2中获得的艾尖在清水中浸泡3—10min,然后使用抄网捞出并平铺在平面滤网上,最后使用清水喷淋,洗去表面污水;
步骤4:脱水处理:将步骤3中洁净处理过的艾尖置于离心脱水机内进行脱水3—10min,使艾尖表面水分脱去90%以上;
步骤5:杀青处理:将步骤4中的艾尖放置于高温高压容器内使用蒸汽杀青,直至艾尖达到5—7成熟,然后取出自然降温到40—60℃;
步骤6:人工搓茶:将步骤5中降温到40—60℃的艾尖进行揉搓5—15min,直至艾尖上的嫩叶均成尖状;
步骤7:第一次干燥处理:将步骤6中得到的艾尖原料置于阴暗处进行自然阴干,阴干环境湿度控制在30—50%,温度控制在25—30℃,直至艾尖达到八成干;
步骤8:高压成型:将步骤7处理后的艾尖根据饼形大小定量放入压饼机中进行强力挤压成艾茶饼,优选的以300—2000g步骤5中的艾尖进行压制,成饼直径为15—30cm,饼厚1—5cm;
步骤9:第二次干燥处理:将步骤8中得到的艾茶饼置于阴暗处进行自然阴干,阴干环境湿度控制在20—30%,温度控制在20—26℃,直至艾茶饼含水量达到5%—8%之间,得到成型的艾茶饼。
步骤1中艾尖优选为在每年端午前后采摘的艾尖作为主要原材料。
步骤3中在清水中浸泡时清水水温控制在25—30℃。
步骤4中离心脱水机优选为YL-500型落地式三足离心脱水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仲景源艾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仲景源艾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59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艾茶饼及其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沙基茶及其应用以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