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联真菌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及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023101.3 申请日: 2019-01-10
公开(公告)号: CN109765375A 公开(公告)日: 2019-05-17
发明(设计)人: 张海彬;鲁希;吴文达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G01N33/577 分类号: G01N33/577;G01N33/543;G01N33/569
代理公司: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陈风平
地址: 210095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金垫 真菌毒素 纳米金标记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 标记垫 检测线 基膜 抗体 三联 免疫层析试纸条 样品流动方向 第二检测 第二抗体 快速检测 现场检测 样品流动 依次连接 依次设置 控制线 灵敏度 吸水垫 样品垫 筛查 制备 检测 基层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联真菌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包括按照样品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样品垫、标记垫、基膜以及吸水垫;所述标记垫包括第一金垫与第二金垫,所述第一金垫至少包含有纳米金标记的第一抗体;所述第二金垫至少包含纳米金标记的第二抗体;所述第一金垫或第二金垫上包含有纳米金标记的第三抗体;所述基膜上沿着与样品流动的相反方向依次设置有控制线、第一检测线、第二检测线以及第三检测线。本发明提供了可以同时检测三种真菌毒素的免疫层析试纸条,达到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现场检测的需求,为基层AFB1、T‑2、DON三种真菌毒素快速检测和大量样品的筛查提供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疫检测试纸条及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三联真菌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真菌毒素(Mycotoxins)是真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低分子量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谷物和饲料中,严重影响人和动物的健康。真菌毒素主要损伤动物的免疫器官、中枢神经、肝、肾和生殖器官等内脏组织。另外,有些真菌毒素具有很强的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目前己知的真菌毒素有300多种,对人和动物危害相对较严重的真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B1(AFB1)、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ZEN)、烟曲霉毒素(FUM)、赭曲霉毒素A(OTA)以及T-2毒素等。

黄曲霉毒素是迄今为止己知的毒性最强的有毒物质之一,在几种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黄曲霉毒素B1(AFB1),其毒性高于氰化钾10倍,属于特剧毒物质范畴。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主要的毒性机理是通过与S60核糖体结合或抑制肽基转移酶的活性抑制真核细胞的蛋白合成,具有急性毒性,会导致动物体重减轻,免疫力低下,还具有“三致”作用,诱发肝脏癌变等危害。T-2毒素也属于镰刀菌产生的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主要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Fusarium poae,and Fusarium acuminatum等镰刀菌分泌产生,T-2急性毒性主要症状:呕吐、腹泻、低剂量的长期暴露引起炎症反应、免疫系统紊乱、动物拒食、生长阻止、淋巴组织和肠道黏膜损伤,动物在采食这些饲料时可能会摄入多种真菌毒素,多种真菌毒素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的副作用比单一毒素的危害大。

近年来,真菌毒素多重检测方法发展迅速,如利用稀土离子Eu3+和Sm3+作为示踪剂建立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可实现对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同时检测;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同时检测谷物中多种真菌毒素以及利用超高液相色谱(UPLC)同时检测咖啡豆中真菌毒素的混合污染等。这些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较高,但操作复杂,耗时较长,无法满足大量样本的快速筛查。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由于具备快速、简便、低成本的特点,近年来发展迅速,主要包括竞争法和双抗体夹心法。真菌毒素属于小分子,多采用竞争反应模式,待检样本阴性时,检测线显色,待检样本阳性时,检测线不显色。由于胶体金颗粒制备简单且标记过程温和,以免疫层析为基础的多重检测模式目前已成为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联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法,在满足方便、快捷和低成本的同时,实现对谷物和饲料中上述三种真菌毒素的同时快速检测。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三联真菌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包括按照样品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样品垫、标记垫、基膜以及吸水垫;所述标记垫包括第一金垫与第二金垫,所述第一金垫至少包含有纳米金标记的第一抗体;所述第二金垫至少包含纳米金标记的第二抗体;所述第一金垫或第二金垫上包含有纳米金标记的第三抗体;所述基膜上沿着样品流动的相反方向依次设置有控制线、第一检测线、第二检测线以及第三检测线;所述第一检测线包含有与第一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第一抗原;所述第二检测线包含有与第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第二抗原;所述第三检测线包含有与第三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第三抗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3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