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四种甲状腺肿瘤标志物的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2561.4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3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成舜;泮锋纲;丁俊杰;施启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三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74 | 分类号: | G01N33/574;G01N33/552;G01N33/5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状腺肿瘤 芯片 标志物 预处理 全自动化操作 标志物检测 标志物浓度 试剂盒使用 捕获抗体 蛋白芯片 组分溶液 检出率 手术后 种检测 检测 玻片 点样 制备 复发 血液 封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同时检测四种常见甲状腺肿瘤标志物浓度的蛋白芯片,所述芯片通过如下步骤制得:(1)黑玻片预处理;(2)点样捕获抗体组分溶液;(3)对芯片进行封闭,制得所述芯片。本发明芯片用于检测病人的血液中甲状腺肿瘤标志物的浓度,由此判断病人是否得了甲状腺肿瘤或判断手术后甲状腺肿瘤的复发。本方法形成的试剂盒使用方便,检出率高,而且还可以实现甲状腺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全自动化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四种甲状腺肿瘤标志物(Ctn、Tg、TSH和CEA)浓度的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甲状腺是位于人体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形状似蝴蝶,犹如盾甲,所以称之为甲状腺。甲状腺分为左右两叶和峡部。左右两叶位于喉下部与器官上部的两侧面。上端自甲状软骨的中点,下端至第6气管软骨环,有时达胸骨上窝或胸骨后。
甲状腺有合成、贮存和分泌甲状腺素的功能,其结构单位为滤泡。甲状腺素是一种含碘酪氨酸的有机结合碘,有四碘酪氨酸(T4)和三碘酪氨酸(T3)两种,合成完毕后便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贮存在甲状腺滤泡中。释放入血的甲状腺素与血清蛋白结合,其中90%为T4,10%为T3。甲状腺素的主要作用是:·加快全身细胞利用氧的效能,加速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分解,全面增高人体的代谢,增加热量产生;,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主要在出生后影响脑和长骨。
甲状腺良性肿瘤很常见,在颈部肿块中,甲状腺瘤约占50%。一般无明显症状,当瘤体较大时,会因为压迫气管、食管、神经而导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当肿瘤合并出血而迅速增大时会产生局部胀痛。因甲状腺良性肿瘤有恶变可能,一部分虽然是良性,但呈“热结节”(即高功能性),所以需要积极治疗。
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极少数可有恶性淋巴瘤及转移瘤,甲状腺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与地区、种族、性别有一定关系。美国的甲状腺癌发病率较高,根据统计,1973-2002年间,美国甲状腺癌的年发生率由十万分之3.6增加到十万分之8.7,大约增加了2.4倍(P<0.001), 而且这种趋势仍然在逐年增长。国内的甲状腺癌发病率较低,据统计,其中男性约0.8-0.9/10万,女性约2.0-2.2/10万。
甲状腺癌血清标志物的临床实验室检测目前多采用免疫学检测方法,包括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和降钙素(calcitonin,Ctn)。Ctn为甲状腺髓样癌血清检测标志物,Tg可成为分化型甲状腺癌血清检测标志物。甲状腺肿瘤患者如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低于正常,其结节为恶性的比例低于TSH水平正常或者升高。因此TSH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恶性肿瘤的评估有参考意义。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 与部分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诊断及临床进展存在相关性,可与Ctn一同应用于甲状腺髓样癌的血清测定1。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检测方法一般为Elisa或化学发光法对这些指标进行逐个测定。Elisa存在灵敏度低线性范围窄的缺点,化学发光发存在成本高、通量小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申请人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检测四种常见甲状腺肿瘤标志物的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芯片用于检测甲状腺肿瘤标志物,检出率高,无痛苦,无危险性,成本低,操作简便,只需少量血就可检测许多个项目,并且还实现了甲状腺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全自动化操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述芯片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1)黑玻片预处理;
(2)点样捕获抗体组分溶液;
(3)对芯片进行封闭,制得所述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三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三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25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