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g/C@Ti3 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18412.0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7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正明;朱永发;田无边;张培根;陈坚;汪丹丹;张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05 | 分类号: | C22C1/05;C22C5/06;C22C32/00;H01H1/0233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33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g ti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一种Ag/C@Ti3AlC2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通过溶液中反应在Ti3AlC2粉末表面原位合成一层酚醛树脂有机物,再通过高温煅烧使有机物分解为碳层,包覆在Ti3AlC2颗粒表面。再将碳包覆Ti3AlC2(C@Ti3AlC2)粉体作为Ag基增强相,经过混粉、压片和无压烧结,制成Ag/C@Ti3AlC2触头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在Ti3AlC2表面形成碳层,作为Ag与Ti3AlC2界面阻隔层,限制Al与Ag原子相互扩散形成新相层,有效抑制了Ag与Ti3AlC2在高温烧结过程中界面结构失稳、Ti3AlC2中Al原子脱嵌、以及界面反应层的形成,保证了触头材料导电导热性能,以及提高了耐电弧侵蚀性能。本发明所制备的触头材料,Ti3AlC2在Ag基体中分布均匀,导电性能良好,使用性能有大幅度提升。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有实际的工业生产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Ag基触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改性,其中涉及到碳包覆工艺与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属于触头复合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电路中,低压开关在电源和负载之间起到分配、保护与控制的作用,是整个电路系统的“心脏”。而触头是低压开关的核心部件,负责接通、承载和分断电流,其性能直接关系到电器设备的可靠性。触头材料要求具备较高的导电导热性、可加工、抗熔焊性能好、耐电弧侵蚀能力强、材料转移少、耐腐蚀、环保等特点。在低压Ag基触头材料中,Ag/CdO触头具有非常优异的综合性能,一度被称为“万能触头”。然而Cd元素具有毒性,在服役条件下,Ag/CdO材料中的CdO分解成Cd蒸汽,对人体健康以及环境产生危害。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Cd元素的使用受到一系列限制。
Ti3AlC2是一种最常见的MAX相,具有高导电性(38.7×10-3mΩ·cm)、高热导率(40W·m-1K-1)、低密度(4.2g/cm-3)、较高强度硬度、高热稳定性和耐高温氧化性,是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金属增强相材料。目前已有研究报道,将Ti3AlC2作为复合材料增强相添加至复合体系以提升金属基体的性能。有研究者通过无压烧结方式,成功制备出Ag/Ti3AlC2触头复合材料。通过测试触头材料性能,发现Ag/Ti3AlC2复合材料硬度适中,易加工,材料组织均匀,且在电弧侵蚀下表现出非常优异的性能。然而,也发现其导电导热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恶化,这归因于Ag/Ti3AlC2存在强烈的界面反应。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Ag/Ti3AlC2触头材料在制备过程中界面反应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 Ag/C@Ti3AlC2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在Ti3AlC2表面包覆一层稳定存在的碳层,阻隔Ag与Ti3AlC2直接接触而限制了界面反应,提升触头性能。
技术方案:本发明是一种Ag/C@Ti3AlC2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材料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84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