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控屏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18348.6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4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田华;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德明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卓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8 | 代理人: | 万正平;王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街道梅都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控屏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屏及电子设备,触控屏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内设置有触控IC;显示区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内和第二区域内设置有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同层设置;第一区域中,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呈第一矩阵排列,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呈第二矩阵排列,且第一矩阵和第二矩阵行列交错;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呈左右对称;每一行的第一触控电极通过第一信号线依次连接,每一列的第二触控电极通过第二信号线依次连接,双端出线并与所述触控IC连接,通过巧妙的图案设计,有效减少了管脚数量,进而提高产品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屏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触控屏的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驱动电极和多个感应电极,目前单层多点电容屏设计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管脚数量和信号线数量过多,因为每一个驱动电极或者感应电极都需要单独的一根信号线与触控IC的管脚连接,假设有M个驱动电极、N个感应电极,则需要M*N根信号线分别连接到触控IC的M*N个管脚上,管脚数量过多会导致绑定的良率降低,同时信号线数量过多则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触控屏的信号线和管脚数量过多导致的良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触控屏及电子设备,能够有效提高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触控屏,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内设置有触控IC;
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内和第二区域内设置有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同层设置;
第一区域中,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呈第一矩阵排列,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呈第二矩阵排列,且第一矩阵和第二矩阵行列交错;
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呈左右对称;
每一行的第一触控电极通过第一信号线依次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线从一侧引出后与所述触控IC连接;
每一列的第二触控电极通过第二信号线依次连接,双端出线并与所述触控IC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感应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驱动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形成第一走线区,所述第一信号线通过所述第一走线区出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信号线通过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的区域进行走线。
进一步地,所述非显示区内设置有第二走线区;
所述第二信号线通过所述第二走线区出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信号线之间还设置有虚拟通道线,所述虚拟通道线通过所述第一走线区出线后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或第二信号线的宽度为60μm,相邻的第二信号线的间距以及相邻的第一信号线之间的间距为20μ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形状为菱形。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触控屏。
本发明提供的触控屏及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同层设置,通过巧妙的图案设计,有效减少了管脚数量,进而提高产品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2)整个触控区域呈左右对称,能够有效降低阻抗;
(3)第二触控电极采用双端出线,能够有效降低阻抗;
(4)虚拟通道线的设置能有有效减小干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德明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德明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83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下一篇:电容式多指触碰功能产品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