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RFID的多区域物资监管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8254.9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6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金仙力;沈一州;高军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控区域 多区域 监管系统 存储 绑定关系 射频识别模块 数据存储模块 信息展示模块 读取 人为管理 实时位置 绑定 跟踪 监管 | ||
1.一种基于RFID的多区域物资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射频识别模块,包括设于监控区域内的RFID读写器以及设于人员和物资上的RFID标签,所述RFID读写器用于读取监控区域内RFID标签的信息;
GPS定位模块,包括GPS设备,用于跟踪定位所述监控区域的实时位置;
绑定及解绑模块,用于建立物资与人员或监控区域的绑定关系,以及解除物资与人员或监控区域的绑定关系;
信息展示模块,包括设于监控区域内的显示器,用于显示人员和/或物资在不同监控区域间转移的信息及物资在监控区域内存储的信息;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人员和/或物资在不同监控区域间转移的信息及物资在监控区域内存储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多区域物资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区域为装有RFID读写器及GPS设备的固定监控区域或移动监控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多区域物资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为主动式RFID标签,并包括人员RFID标签和物资RFID标签,所述人员RFID标签内配备有人员信息,物资RFID标签内配备有物资信息,所述RFIP读写器接收人员RFID标签和物资RFID标签发出的射频信号,以便调取人员信息和物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RFID的多区域物资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关系包括人员信息、物资信息及绑定时间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多区域物资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人员携带物资在不同监控区域间移动的信息、人员在不同监控区域间转移的信息、物资在不同监控区域间转移的信息及物资在监控区域内存储的信息均通过所述信息展示模块进行展示和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多区域物资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包括终端数据库存储、打印的纸质存储及人员手动记录存储三种存储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多区域物资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展示模块包括信息列表展示和GIS地图信息展示。
8.一种基于RFID的多区域物资监管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RFID的多区域物资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RFID的多区域物资监管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为人员配备具有人员信息的人员RFID标签,为物资配置具有物资信息的物资RFID标签;
S2:在监控区域内,RFID读写器读取所述物资RFID标签的物资信息,并实时展示在所述监控区域内的显示器上,数据存储模块记录并存储所述物资与所述监控区域的绑定关系;
S3:当人员进入监控区域时,RFID读写器读取所述人员RFID标签的人员信息,并实时展示在所述监控区域内的显示器上,数据存储模块记录并存储所述人员进入所述监控区域的信息;
S4:当人员和/或物资离开监控区域时,RFID读写器丢失人员RFID标签和物资RFID标签的信号,所述监控区域内的显示器实时展示人员和/或物资离开的信息,数据存储模块记录并存储人员和/或物资离开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RFID的多区域物资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S5:当人员携带物资进入其他监控区域时,RFID读写器读取人员RFID标签和物资RFID标签的信息,并解除人员和物资的绑定关系、建立物资与监控区域的绑定关系,数据存储模块记录人员携带物资进入监控区域的信息,并在显示器上实时显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RFID的多区域物资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人员携带物资离开监控区域时,RFID读写器丢失人员RFID标签和物资RFID标签的信号,并解除物资和监控区域的绑定关系、建立人员与物资的绑定关系,数据存储模块记录人员携带物资离开监控区域的信息,并在显示器上实时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825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