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18056.2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4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贾菲;徐铭;鲍红权;张帆;崔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02 | 分类号: | B32B17/02;B32B7/12;B32B15/02;B32B17/06;B32B27/12;B32B27/30;B32B27/38;B32B27/42;B32B29/00;B32B29/02;B32B33/00;B32B37/02;B32B37/10;B32B3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屏蔽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其包括吸波纸层,是所述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芯层;导电层,连接于所述吸波纸层的表面;树脂层,是所述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表层,连接于所述导电层的表面;所述吸波纸层、导电层通过粘结剂层连接,形成树脂层/导电层/粘结剂层/吸波纸层/粘结剂层/导电层/树脂层的复合结构;所述吸波纸层包含若干层吸波纸;当吸波纸的层数≧2时,所述的吸波纸之间通过粘结剂层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电磁屏蔽复合材料采用多层复合结构,引入反射和吸收双重屏蔽机制,既能电磁屏蔽,同时具有一定承载功能,可用于电磁辐射强度大,辐射频段宽,且对二次干扰要求严格的领域,从而更加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屏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继噪声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后,电磁污染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第四大公害。电磁泄漏不仅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精密仪器的正常工作。电磁屏蔽材料可以对外部干扰电磁波和内部电磁波起到一定的吸收、反射、损耗能量的作用,是有效实现电磁屏蔽技术的重要方式。
导电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而且还具有质量轻、耐腐蚀、电导率易于调节、成本低、施工方便等优点,在电磁屏蔽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复合型导电聚合物是通过向导电或不导电的高分子基体中加入一定量导电填料复合而成的。按照填料种类的不同,可分为金属系导电复合材料、碳系导电复合材料。
金属系导电复合材料采用金属粉末或金属纤维为填料制备出的电磁屏蔽材料,其不仅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效果,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机械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常用的有银、铜、镍等。但是金属系复合导电材料也存在明显的缺点,主要在于其难以解决金属填料的抗氧化性和涂料在储存过程中填料的沉降问题。
碳系导电复合材料主要是以石墨、炭黑、碳纤维等作为导电填料,其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且重量比较轻;但是其导电能力和电磁屏蔽能力都不能同金属系导电复合材料相提并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电磁屏蔽复合材料采用吸波纸层、导电层和树脂层的多层复合结构,引入反射和吸收双重屏蔽机制,既能电磁屏蔽,又能从根本上消除二次杂波,同时具有一定的承载功能,可用于电磁辐射强度大,辐射频段宽,且对二次干扰要求严格的领域,从而更加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其包括:吸波纸层,是所述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芯层;导电层,连接于所述吸波纸层的表面;树脂层,是所述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表层,连接于所述导电层的表面;所述的吸波纸层、导电层通过粘结剂层连接,形成树脂层/导电层/粘结剂层/吸波纸层/粘结剂层/导电层/树脂层的复合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前述的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的吸波纸层包含若干层吸波纸;当吸波纸的层数≧2时,所述的吸波纸之间通过粘结剂层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前述的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的吸波纸由复合吸波剂、轻质有机纤维和有机类水溶性粘合剂组成;所述的复合吸波剂包括质量比为3:1:1:1的碳化硅纤维、炭黑、石墨和超细镍粉;所述的轻质有机纤维选自植物纤维、芳纶纤维或芳纶浆粕的一种;所述的有机类水溶性粘合剂选自聚乙烯醇或环氧乙烷。
优选的,前述的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其中当吸波纸的层数≧2时,所述的吸波纸按复合吸波剂含量由低到高或者由高到低顺序排列。
优选的,前述的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的导电层的材料采用由镀金属玻璃纤维原纱编织的镀金属玻璃纤维布;所述的镀金属玻璃纤维原纱的直径为10~2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80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型隔热垫
- 下一篇:一种可发电的防割防刺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