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16807.7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6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皓;许辰人;陈朔;祁建锋;梁恒辉;李小金;刘莉莉;王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69/16 | 分类号: | H04L69/16;H04L69/163;H04W76/10;H04W76/15;H04M1/72454;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冯艳莲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电子设备首先与应用服务器建立MPTCP连接,其中,MPTCP连接包括蜂窝网络对应的第一TCP连接和WIFI网络对应的第二TCP连接;然后电子设备接收来自应用服务器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类型标识和用于指示带宽需求的参数,类型标识用于指示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流的类型。当类型标识为指示数据传输时延要求低的第一标识时,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指示信息之后的第一时段采用第二TCP连接接收数据流,当电子设备在第一时段实际接收的累计数据量小于参数与第一时段对应的时长的乘积时,电子设备在第二时段同时采用第一TCP连接和第二TCP连接接收数据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multi path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MPTCP)是TCP的扩展,利用多条TCP连接的并行传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增强连接失败的恢复能力。当前广泛使用的MPTCP的调度算法是最小往返时延(min Round-Trip Time,min往返时延)调度算法,即接收端优先使用最小往返时延的TCP连接接收数据,当最小往返时延的TCP连接接收窗口拥塞时,则同时使用次小往返时延的TCP连接接收数据。然而现实情况是,在绝大多数公共场所中,例如飞机场、购物中心、学校、公司等场所,WIFI网络的往返时延无论是平均值还是抖动都远远大于蜂窝网络的往返时延,所以现有的MPTCP调度算法存在较为耗费用户的数据流量的问题。
为此,现有技术提出一些节省蜂窝网络的数据流量的MPTCP调度方案,例如当MPTCP同时包括WIFI网络对应的TCP连接和蜂窝网络对应的TCP连接时,手机通常优先仅使用WIFI网络对应的TCP连接接收数据流,当WIFI网络对应的TCP连接的数据传输速率不满足需求时,再同时使用蜂窝网络对应的TCP连接接收数据流。但是WIFI网络的抖动远远大于蜂窝网络,当WIFI网络信号弱或者网络受限时,手机往往不能够及时发现,所以不会及时使用蜂窝网络的TCP连接接收数据流,导致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发生卡顿,视频播放不流畅,影响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改善现有数据传输优先占用WIFI网络的TCP连接造成卡顿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电子设备首先与应用服务器建立MPTCP连接,其中,该MPTCP连接包括蜂窝网络对应的第一TCP连接和WIFI网络对应的第二TCP连接;该第一TCP连接的数据传输时延小于该第二TCP连接的数据传输时延。然后电子设备接收来自该应用服务器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包括类型标识和用于指示带宽需求的参数,该类型标识用于指示应用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流的类型;当类型标识为指示数据传输时延要求低的第一标识时,电子设备在接收到该指示信息之后的第一时段采用第二TCP连接接收数据流;当电子设备在第一时段累计接收的数据量小于参数与第一时段对应的时长的乘积时,电子设备在第二时段同时采用第一TCP连接和第二TCP连接接收数据流。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通过比较实际实时接收的累计数据量和预期接收的累计数据量来判断是否启用LTE网络对应的第一TCP连接,判断结果也是实时,且准确地,因此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手机出现卡顿、播放不流畅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子设备在第一时段内实际接收的累计数据量满足第一预期接收的累计数据量时,电子设备在第二时段仍采用第二TCP连接接收来自应用服务器的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子设备确定在该第二时段通过第二TCP连接的接收的累计数据量满足第二预期接收的累计数据量时,则在第三时段仅采用该第二TCP连接接收来自该应用服务器的数据流;该第二预期接收的累计接收的数据量等于该第二时段对应的时长与该参数的乘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68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外冲击波机器的物联网管理系统及自检系统
- 下一篇:脸部识别安防控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