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芯-壳结构固化淤泥免烧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015065.6 申请日: 2019-01-08
公开(公告)号: CN109665805A 公开(公告)日: 2019-04-23
发明(设计)人: 张鸣;张亚梅;李想;翟建恺;杜保聪;王付鸣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南大学;扬州大学
主分类号: C04B28/34 分类号: C04B28/34;C04B28/04;C04B41/65
代理公司: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代理人: 邹伟红
地址: 210096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免烧陶粒 壳体材料 芯材 淤泥 萘系减水剂 壳结构 硅灰 种芯 制备 固化 硫酸钠 陶粒 丙烯酸乳液 硅酸盐水泥 过烧氧化镁 粉煤灰 回转窑炉 加热固化 轻质颗粒 烧结陶粒 磷酸盐 球形度 碳酸钠 吸水率 包覆 成球 干化 耗能 硼砂 节能 排放 维护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芯‑壳结构固化淤泥免烧陶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陶粒由芯材和壳体材料组成,芯材由磷酸盐、过烧氧化镁、粉煤灰、硅灰、干化淤泥、轻质颗粒、硼砂、萘系减水剂、水组成,各组分质量比例为13.00%~13.49%、11.46%~12.27%、3.07%~5.52%、3.05%~3.68%、33.12%~32.51%、0.012%~0.025%、3.052%~3.078%、1.22%~1.23%、29.44%~30.67%;壳体材料由普通硅酸盐水泥、硅灰、碳酸钠、硫酸钠、HPMC、丙烯酸乳液、萘系减水剂、水组成,各组分质量比例为44.90%~48.79%、5.10%~9.04%、0.51%~0.60%、0.51%~0.60%、0.005%~0.006%、1.015%~3.624%、1.02%~1.20%、36.14%~45.92%。该免烧陶粒通过芯材成球、壳体材料包覆、加热固化得到;该免烧陶粒绿色节能、吸水率低、球形度好,工艺简单,避免了烧结陶粒耗能大、排放高、回转窑炉造价与维护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芯-壳结构固化淤泥免烧陶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淤泥会破坏湖泊生态系统、影响航运,疏浚淤泥如不能资源化利用,会导致二次环境污染,目前淤泥资源化利用重要途径是作为陶粒生产的原料。

中国专利2018105188782公开了使用粉煤灰,水厂污泥,造纸厂污泥,污水厂污泥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合成球,并多段升温加热制成粉煤灰污泥陶粒的方法,该专利有利于解决污泥废弃料处理。中国发明2018106632639公开了使用铝污泥,玻璃粉,鸡蛋壳和粉煤灰等原料,通过干燥,预热,烧结和冷却制成铝污泥陶粒的方法,该发明运用铝污泥和玻璃粉代替黏土,有效得降低了陶粒制作和铝污泥处置成本。申请号2018106762806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将废渣胶结材料,工业废石膏,外加剂等按一定比例制得混合原料,通过碾压,养护制得废渣免烧陶粒,在废物利用,节约资源方面做了有益尝试。申请号201810482831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使用钢渣,矿渣粉,水泥,铝粉膏为主要组成材料,经配料进行烘干、球磨粉碎,放入成球机,喷雾加水,养护成型制得含钢渣和矿渣的免烧陶粒,有效的资源化利用钢渣和矿渣,节能环保。

现有技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尚存在以下问题:

(1)烧结陶粒方面,虽然大量采用固体废弃物作为原料、降低了陶粒成本,但陶粒仍然需要高温烧结制备,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耗能、污染问题。

(2)免烧陶粒避免了耗能、污染问题,但基本上采用将制备好的陶粒进行表面涂抹所需原料,但存在耐水性差,可靠度低问题;

(3)由于普通陶粒具有吸水性,这导致陶粒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差,严重的会导致结构物的开裂,对结构物的使用性、安全性造成潜在危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芯-壳结构固化淤泥免烧陶粒及其制备方法,解决淤泥陶粒的环境污染问题、吸水问题与耗能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芯-壳结构固化淤泥免烧陶粒,呈芯-壳结构,由芯材与壳体材料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其中,芯材包括如下组分:13.00%~13.49%磷酸盐、11.46%~12.27%过烧氧化镁、3.07%~5.52%粉煤灰、3.05%~3.68%硅灰、33.12%~32.51%干化淤泥、0.012%~0.025%轻质颗粒、3.052%~3.078%硼砂、1.22%~1.23%萘系减水剂、29.44%~30.67%水;壳体材料包括如下组分:44.90%~48.79%普通硅酸盐水泥、5.10%~9.04%硅灰、0.51%~0.60%碳酸钠、0.51%~0.60%硫酸钠、0.005%~0.006%HPMC、1.015%~3.624%丙烯酸乳液、1.02%~1.20%萘系减水剂、36.14%~45.92%水。

优选的,所述磷酸盐为磷酸二氢氨或磷酸二氢钾中的任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扬州大学,未经东南大学;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50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