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流变液的车辆座椅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12564.X | 申请日: | 2019-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3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唐昕;温维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昕 |
| 主分类号: | B60N2/52 | 分类号: | B60N2/52;G05D15/01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张会强 |
| 地址: | 610072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流变 车辆 座椅 悬架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流变液的车辆座椅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对装设于座椅悬架系统中的应用电流变液的阻尼机构的阻尼、和空气弹簧的刚度进行控制,且该控制方法通过采集座椅悬架加速度信号、空气弹簧气压信号以及座椅高度信号,并经由定时器中断处理步骤可对阻尼机构的阻尼以及空气弹簧的刚度进行调节,以可减轻甚至消除传递至座椅上的振动,提升座椅乘坐舒适性。此外,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亦可经由按键中断处理步骤对座椅高度进行调节,以使驾驶者找到合适的驾驶姿势,而也利于提高座椅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座椅悬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流变液的车辆座椅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座椅作为车辆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对于货运车辆、工程车辆、军用车辆等,由于车辆的悬架舒适性较差,路况恶劣时会导致车辆产生强烈的振动,这些振动中的绝大部分都通过座椅直接传递到司机,司机不得不长时间承受低频、高强度的振动。这种情况下,容易引发脊椎畸变、胃病等职业病,而对司机的健康造成危害。此外,长期在振动环境下工作,也会引起司机驾驶疲劳,极有可能引发交通事故。
电流变液是由纳米至微米尺度的介电颗粒与绝缘液体混合而成的复杂流变液体。其“电流变效应”是指电流变液的“流变特性”或流体的粘度随外电场发生改变的特性。在没有外电场作用时,电流变液通常呈液体状态,其粘度和油差不多。当外电场作用于电流变液时,其表观粘度随外场的增加而变大,成为类似胶状沥青物质。当外电场足够大时,电流变液转变为强度可与一般固体相比较的类固态物质,其剪切强度随电场强度而增大,并且这种“液-固”转变是可逆的,其转变时间一般也在毫秒量级。
巨电流变液作为一种新型的电流变液,剪切强度可超过100KPa,其相较于一般的电流变液的响应速度更快,且对比于传统电流变液小于30KPa的剪切强度,其在剪切强度上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于巨电流变液的剪切强度高、响应速度快,因而其可用于制造用电场连续调控切变强度的阻尼系统和传动系统,比如座椅悬架系统。
为了控制基于巨电流变液的座椅悬架系统,现有的方案一般是在座椅悬架上增加位移传感器,座椅悬架的振动引起位移传感器发生位移,位移传感器输出的位移信号输入到座椅悬架的控制器中,控制器通过输入的位移信号对座椅悬架进行调整。
对于控制算法,现有的方法是在控制器内部设置不同的档位,不同的档位对应着不同的悬架阻尼调节参数,比如某个确定的电流值、电压值。控制器根据输入的位移信号的值,选择对应的悬架阻尼调节参数,并将该参数输出,实现对座椅悬架的调节。
基于巨电流变液的座椅悬架系统能够过滤掉传递到座椅上的绝大部分振动,改善和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巨电流变液自身的特性,导致基于巨电流变液的座椅悬架阻尼的变化存在滞回现象,其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而现有的大多数控制方法无法有效解决这种非线性带来的控制上的不确定性。
而目前用于控制基于巨电流变液的座椅悬架系统的位移传感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非接触式的位移传感器,比如激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另一种是接触式的位移传感器,比如拉线式位移传感器、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这些位移传感器在使用时,对于非接触式的位移传感器,其暴露在悬架上开放区域中,在工作中如遇到泥泞路面激光发射器被泥土覆盖后便无法正常工作,其容错率较低,且激光传感器成本太高,不适合大规模量产。对于接触式的位移传感器,由于其需要固定到座椅悬架上,座椅悬架上的振动会引起传感器发生磨损,从而会降低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并减少传感器的使用寿命。由于现有位移传感器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导致输入到控制器的位移信号较差,从而会影响控制器对座椅悬架的控制效果。
同时,单一的被动式的调节座椅悬架的阻尼无法很好的适应实时变化的颠簸路面干扰,在控制器内部设置不同档位来调节座椅悬架阻尼的方法,亦存在着对未知路面进行实时调节的效果有限,以及如前所述的无法解决电流变阻尼器非线性弊端等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昕,未经唐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25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气的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 下一篇:一种外置腰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