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电缆综合管廊及其组成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2314.6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7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德生;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嘉邦电力管道厂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H02G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管廊 复合电缆 下体 上体部 减震 抱钩 管廊 安装沿 悬挂孔 内壁 电缆 凸出 安装方便 安装支架 操作空间 侧面边缘 单元组合 电缆卡箍 管线排布 合理布局 抗震能力 凸出内壁 相邻单元 组成单元 组合形式 单元舱 单元化 悬挂 衔接 灵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电缆综合管廊单元,其包括上体部和下体部,上体部与下体部组合形成管廊单元舱体,上体部、下体部的侧面边缘上均设置有与相邻单元衔接的安装沿,安装沿凸出上体部、下体部的内壁,且凸出内壁的部分上开设有若干悬挂孔,悬挂孔上设置有减震抱钩,减震抱钩与电缆卡箍固定。上述复合电缆综合管廊单元采用了沿着内壁悬挂电缆的方式,省去了安装支架,合理布局管廊内部结构,扩大了操作空间,其中的减震抱钩安装方便、可靠,并给予了电缆足够的抗震能力。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复合电缆综合管廊,其采用上述管廊单元组合搭建而成。单元化组合形式使得综合管廊的搭建更加简单、灵活,适应性强,搭建周期短,为管线排布提供了新的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管廊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电缆综合管廊及其组成单元。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是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管廊一般以铺设在地下居多,而地下综合管廊大都是采用方形管廊或者圆形管廊。方形管廊的截面为矩形,这种管廊存在以下缺陷:1)实用性较差,分仓不合理;2)顶部的承载性和整体的防沉降性能较差;3)管廊接口的防渗漏性能较差。而截面为圆形或者拱形的管廊,相对而言有更好的结构性,但其也存在缺陷:同样限高、限宽的情况下管廊内部空间小,无论是安装管路还是后期维护,操作不方便。
如图6所示为目前圆形管廊中常见的布局结构,管廊1'两侧壁上固定有安装支架2',电缆3'等管路堆放在两侧的安装支架2'上,中间留下穿行通道4'。由于安装支架2'占用了部分空间,以及必要的穿行通道4'存在,导致管廊1'内实际可安装的电缆3'数量极其有限,且大量的安装支架2'也增加了成本。
另外,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管廊质量不易控制,施工周期长,抗震性能低,抗渗防水性能差,长期使用后内部进水情况严重,维护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电缆综合管廊单元,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改变管廊中电缆的安装方式,增大管廊内部空间,方便内部安装和维护,且优化管廊结构,保证整体结构可靠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电缆综合管廊,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改变传统管廊成型方式,提高搭建便捷性,缩短施工周期,提高管廊抗渗防水能力。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电缆综合管廊单元,其包括上体部和下体部,上体部与下体部组合形成管廊单元舱体,上体部、下体部的侧面边缘上均设置有与相邻单元衔接的安装沿,安装沿凸出上体部、下体部的内壁,且凸出内壁的部分上开设有若干悬挂孔,悬挂孔上设置有减震抱钩,减震抱钩与电缆卡箍固定。
其中,减震抱钩的一端开设有与电缆卡箍固连的腰形孔,另一端开设有让位槽并形成两个支撑臂,两个支撑臂之间设置有铰接轴,安装沿夹于两个支撑臂之间,且铰接轴穿过悬挂孔,若干个悬挂了电缆的减震抱钩受重下坠,使得让位槽的壁贴靠于安装沿的边缘,相邻电缆上下悬挂且互不影响。
其中,上体部与下体部为对称结构,均包括中间的平面壁和两边的弧形壁,两边的弧形壁上均设置有固定沿,上体部的固定沿与下体部的固定沿贴合,两者的固定沿分别凸出上体部、下体部的外壁,且凸出外壁的部分上均布有若干固定孔。
其中,上体部、下体部的一边的固定沿上设置有限位凸棱,另一边的固定沿上开设有限位凹槽,上体部、下体部上的限位凹槽与限位凸棱相互配合。
其中,安装沿凸出上体部、下体部的外壁,且凸出外壁的部分上均布有若干固定孔。
其中,上体部、下体部的外壁上布置有若干加强筋。
其中,上体部上开设有检查口,检查口上设置有井盖。
对此,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复合电缆综合管廊,其采用上述的复合电缆综合管廊单元组合搭建而成,相邻单元的安装沿贴靠并固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嘉邦电力管道厂,未经无锡市嘉邦电力管道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23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结构混凝土侧壁结构板
- 下一篇:一种钢管棚与冻土协同作用的加固方法